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当年的徽菜,由于红烧是一大类,而红烧的"红",表现在使用酱油上。徽州的酱油是黄豆制成的,保存本色。炒菜用油是自种自榨的菜籽油,并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温炖,有柴禾的急烧,有树块的缓烧,是比较讲究的。传统中的重油...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9-23 20:00:28 113 0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9-23 20:00:15 100 0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9-23 20:00:09 131 0
   古往今来,在世人眼里,商人总是唯利是图的,他们的眼里只有经济利益,其他都可以退其次。“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这句传唱千古的诗句似乎印证了商人逐利的本质。然而,徽商却是个例外。尽管在商言商,但贾而好儒的徽商大都能按照儒家的道德规...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9-23 19:59:42 116 0
徽商在南宋崛起之后,到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和晋商并举的一支劲旅,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尤其是在盐茶业贸易方面,徽商独执牛耳。康熙、乾隆年间,“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9-23 19:59:28 95 0
徽商的形成    唐代,祁门茶市十分兴盛。南唐,休宁人臧循便行商福建。宋代,徽纸已远销四川。南宋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9-23 19:58:37 149 0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成“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成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9-23 19:58:15 158 0
文学作品 黄荫涛 05-23 21:27:12 683 0
文学作品 安徽 王社徽 01-23 20:43:33 1269 0
爷爷手上做的老屋 ——方仁淦 老屋倒塌了。屋宇盖落掉好多年了,墙体还在,中间爬满了青藤。老屋就像一个被儿孙遗弃了的的老人,无人管也无人问,在风雨飘摇中风烛残年。我爷爷离开人世间也60多年了吧。百多年来,老屋见证了我们(子孙)的出生,我的...
文学作品 方仁淦 11-21 10:13:15 1775 0
凤翔山居凌衍 我老家是大洲源的大夫古庄,即现在的岔口镇大坑源村,与凤翔山同属于歙县南乡。但是昌源与大洲源不属于同一水系,之所以对凤翔山有深刻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太奶奶就是从万二的汪村远嫁到大夫古庄的,昌源河周边的几个村庄有我家...
文学作品 凌衍 09-18 20:30:23 6523 0
徽州石砌技艺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30 21:53:26 1661 0
纸扎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它起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祀祭活动,以后逐渐成为庆祝节日的一种民间装饰艺术。 徽州纸扎的起源发展也与民间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也是与原始社会以来墓葬殉葬俑的发展和演变相关,人们用丧俗的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29 23:36:57 1237 0
据考证,歙县汪满田的烟丝曾在乾隆年间被御封贡品。相传汪满田烟丝之所以成为贡品,与著名的“纪大烟袋”纪晓岚有很大关系。纪晓岚与徽州人士交往频繁,受徽商影响颇深。徽州人汪由敦乾隆年间掌管吏部。一日,纪晓岚登门拜访,汪由敦拿出同宗亲戚汪满...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29 23:25:35 2000 0
简介黄山贡菊也称“贡菊”、“徽州贡菊”,又称徽菊。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盛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广大地域。主产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之间,盛产于休宁县兰田...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29 23:24:49 1079 0
樊成柱/摄高莉莉 吴静“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你知道吗,在黄山市东南部的千山万壑间,也有一条神奇的公路,叫徽州天路。徽州天路横跨屯溪、歙县、休宁下辖的8个乡镇,由休宁境内的璜尖公路、白际公路和歙县境内的狮石公路共同组成,有东西南北...
文学作品 高莉莉 吴静 08-29 13:13:19 6743 0
水口庙里书声朗程瑞嘉 千年古村落昌溪村的教育文脉也是代代相传的。7月24日那天,在昌溪村看到吴敏伟老师带着县作协的同行,冒着酷暑,一个地点接着一个地点地印证昌溪村的私塾文化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就浮现出1909年在昌溪村水口庙创办私立初级小学堂...
文学作品 本站编辑 08-09 09:19:06 1320 0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