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大美歙砚 不雕胜雕 ——访千年名铺枕石阁阁主柯崇

2022-09-13 15:24:01
作者:潘小玲
阅读:3485
评论:0
文章导读:大美歙砚 不雕胜雕—访千年名铺枕石阁阁主柯崇2022年7月17日,一个盛夏的早晨,笔者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位于歙县徽州新天地的千年名铺“枕石阁”,访问中国著名砚雕艺术家柯崇。生于徽州、长于徽州的柯崇,头发微微发卷,眉宇间一种莫名的睿智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敬佩。柯崇大师外表沉稳,其谈吐朴实,举止文雅,和颜悦色,聪

大美歙砚 不雕胜雕

                  —访千年名铺枕石阁阁主柯崇


2022年7月17日,一个盛夏的早晨,笔者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位于歙县徽州新天地的千年名铺“枕石阁”,访问中国著名砚雕艺术家柯崇。生于徽州、长于徽州的柯崇,头发微微发卷,眉宇间一种莫名的睿智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敬佩。柯崇大师外表沉稳,其谈吐朴实,举止文雅,和颜悦色,聪颖睿哲,整个的谦谦君子大雅风度,令人仰慕。

不解之缘

话题从结缘歙砚雕刻打开。1983年,安徽省地质局332地质队工程师程明铭带队在歙县大谷运开展砚石资源普查,他发现一个小孩总喜欢跑来驻地玩,小孩充满天真好奇的目光,引起了他的注意。彼此间熟了,一天,小孩怀揣一块石头满头大汗跑到程工面前,“地质队叔叔,这块石头是砚石吗?能刻砚台吗?”看着小孩兴奋和充满期待的样子,程工暗自喜欢。再细看石头,原来这块石料就是他们要寻找的砚石,色泽纯正,结构细密,板理平整,石头上有金星、银星、玉带等纹理,非常高兴。问小孩这块砚石从哪里来的,他说是在紫荆湾家门口拾的。后来,地质队在那里发现了优质砚坑—大谷运龙潭石。时间长了,程工和小孩成了朋友,他说要拜程工为师,学习绘画,要做一位砚雕家。这位小朋友就是柯崇。

image.png

柯崇(左)与恩师程明铭合影

时值改革开放,砚的需求一下增大了。1986年,大谷运乡经管会利用当地资源办起了砚台加工厂。乡里请程明铭当顾问。他没有忘记当年的那个孩子。程工找到已初中毕业的柯崇说,“我想请一个师傅教你学习砚雕,你愿意吗?”“行”,小伙子回答很干脆也很感激。就这样,程明铭欣然收柯崇为入室弟子。那年月,柯崇一边跟着厂里的师傅学习雕刻技法,一边跟着恩师学习绘画和砚雕创作理论知识,钻研徽文化。如饥似渴,如痴如醉。短短一两年,他的作品已初露锋芒,小小年纪便担任了砚台厂里的技术负责。他的早期作品《徽州石狮》,就是那时完成的。

 千年名铺

谈到千年名铺“枕石阁”,缘起柯氏祖砚,柯崇充满自豪。歙砚与端砚、洮河砚、澄泥砚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砚”,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传统造型.多少年来为文人墨客所珍视,名传中外,誉满四方。“枕石阁”为歙砚老字号名铺,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南宋文化繁荣,文房四宝业兴起,新安柯氏谷川先祖柯寿孙率族人在歙办起砚业。因歙砚石自然天成,下墨如风且发墨如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柯氏先祖所制之砚,不仅为文人墨客所青睐,有的还进贡皇室,被世人誉为“不朽之画,无声之歌,手中山河,掌上乾坤”,在歙砚中独树一帜。

“枕石阁”掌门人柯寿孙上下几代人,制歙砚线条清晰,刀法刚健利落,方圆曲直自然流畅,砚雕图案内容丰富,砚式齐全。后因战乱、流亡,“枕石阁”一度消匿。但历史铭记,声名永存。千余年来,柯氏制砚人文精神世代传袭,终在今朝发扬光大。改革开放后,歙县的柯氏后裔有一百多人从事砚雕制作,被业内人士誉为“柯氏砚雕现象”。其中,千年名铺“枕石阁”创办人柯寿孙之二十一代后裔、柯氏砚雕传承人柯崇,是中国著名砚雕艺术家。柯崇以治学为神制砚为骨,博采众长,被推为当代“枕石阁”掌门人。柯崇以“天人观”为指导,提出“天人合一,物我相忘”的艺术思想,并挖掘开发了祖传千余年的“柯氏祖砚”。继往圣之绝学,推陈而出新,使得千年名铺“枕石阁”在新时代增光添彩。

为维护“枕石阁”合法权益,规范名牌歙砚市场秩序,千年名铺“枕石阁”已于2017年2月在国家商标总局正式注册。“枕石阁”牌匾由著名书法家、百岁老人柯敦厚先生题写,流畅洒脱,遒劲高远。由此,千年名铺“枕石阁”更具传承性、权威性、历史性。参观千年名铺“枕石阁”,尽情浏览这些以圆雕、镂空雕、深浮雕、浅浮雕、薄意雕、线雕众技法并用所制歙砚,徜徉在柯崇构建的歙砚世界中,我突然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石头,一方方砚台仿佛都有了灵魂,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目之所及,我被柯崇大师的歙砚艺术所震撼,久久不能自已……

一代宗师

柯崇告诉我,他一生最崇拜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恩师程明铭,另一个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程明铭先生自学成才,他是地质高级工程师,被称为“中国砚石研究第一人”,还是著名画家、诗人。柯崇始终记得,在过去的岁月里,明铭先生既为恩师对他谆谆教诲,又像严父对他严加管教。从识砚石材料到构图设计、雕刻歙砚,再到平日里如何待人处事,悉数教导,无微不至。恩师有一句名言,“离开文化的歙砚将是一块无生命意义的石头”。恩师的言传身教,使他受益终身。说到曾国藩,柯崇对曾大帅与太平天国军队作战时“结硬寨,打笨仗”的成功之道有独到的见解,演化到自己的歙砚雕刻创作中,就是“下苦功,做笨活”。这与柯氏先祖“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治砚理念,传承的“工匠精神”异曲同工。

image.png

柯崇正在雕刻歙砚

三十多年来,柯崇学知识、练技能、做学问,下了一番苦功夫。文学、历史、美学、哲学无不涉猎,对徽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同时学习书画、篆刻、音乐、摄影,从木雕、砖雕、石雕、玉雕等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柯崇认为,歙砚雕刻就如同在画一幅精美的图画,不仅要求谋篇布局成竹在胸,而且手上功夫也必须过硬,手劲要匀、持刀要稳,下刀要准,推刀要狠、一次成型,不能有私毫闪失。同时在布局上要“掩疵显美”,不留刀痕。

柯崇1986年在大谷运砚台厂任技术负责。1992年受聘为上丰砚厂砚雕技师。1994年创办柯崇砚雕艺术馆,并被推为“枕石阁”掌门人。柯崇制砚,从采石、选料、构思、设计、制坯、雕刻再到打磨、配盒等,每道工序环环相扣,精益求精。砚雕创作重视人与自然的对话,讲究诗、书、画、印、雕五位一体。强调实用、观赏、收藏三者兼顾。很多作品都是他依砚石的天然纹理和色彩施艺,不雕胜雕。例如他制作的《老子出关》砚,石头的原料表皮不够平整,颜色也与其他部分不一,一般做法是将表皮刮去,但柯崇先生另辟蹊径,保留这一特点,将它雕刻成山石和松树,反而多了一层若隐若现之美,化腐朽为神奇。而墨堂中的片片飘渺的金晕浓淡相濡、虚实相间,犹如万里云霞,自然天成一幅“紫气东来”的景象。再看老子正骑着青牛飘然而至,一股仙气绕绕飘渺。作品在雕与不雕之间自然融合,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该砚在“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柯崇的歙砚佳作,尽显韵律之美、飘逸之美、纤柔之美、斑斓之美、残缺之美,给人以心灵启迪,回味无穷。他的《花中君子》砚被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范曾先生收藏,《东坡赏砚》砚被饶宗颐大师收藏。

image.png

        《紫气东来》砚

柯崇现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黄山市徽州歙砚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老科协会员,黄山市文房四宝协会理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歙砚制作技艺)。柯崇于歙砚有三大功绩,制砚、撰文、寻石。他与恩师程明铭一起,走遍了古歙州每一处角落,寻找自然天成的歙石。在古歙范围内新发现了大谷运、上丰、庙前,休宁流口,祁门历口等砚石矿床30多处,这些砚石新品对歙砚原产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柯崇30多年砚雕不辍,砚作精品不断并连连获奖。2001年,在纽约石溪大学展出的《九龙朝阳》砚被美国纽约华人艺术博物馆收藏,并获最佳华人艺术精品奖。

image.png

2010年,《巨龙》砚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首届“中国文房四宝精粹博览会”获得“文房精粹奖”金奖。2014年8月,《和合二仙》砚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荣获金奖。2015年3月,《庄周梦蝶》砚荣获2015中国工艺美术“金凤凰大奖赛”金奖……荣誉满满,被业内人士称赞为“歙县砚雕艺术家获奖第一人”、“ 金奖专业户” 。2011年4月,柯崇被授予“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称号。评为高级传统工艺师。被国家人力资源部收入国家专业人才库。2014年,被省人力资源厅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山市政府授予柯崇“新安艺术家” 称号。歙县老科协选他当副会长。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授予柯崇“中国传统工艺领军人物”。

“下苦功,做笨活”,一代宗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甘为人梯

柯崇结业于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回顾自己的艺术创作生涯,感恩诸多前辈的提携和关爱。柯崇认为,我们这一代从业者所取得的新成就,都叠印着砚雕艺术前辈们的印痕。因此,他提携后辈,指导学生成长成才不遗余力。三十多年来,柯崇陆续带徒弟一百多人。他常教导徒弟,“学做歙砚先学会做人,砚台雕刻的每一步实际上也是自我雕刻的过程,要享受其中。” 柯崇带徒,还有一件趣事。他的夫人潘仙琴就是自己在上丰工艺厂带的徒弟。潘仙琴的作品《志同道合》砚在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而柯崇的《紫气东来》砚在本次博览会上获银奖。夫妻双双获大奖,一时传为佳话。

日积月累,柯崇大师苦心钻研歙砚雕刻艺术,不断攀登高峰。新闻媒体纷纷采访报道他的艺术成就。2013年9月,柯崇的歙砚知识专著《中国歙砚》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在我国砚雕艺术及砚文化界享有很高声誉。多年来,柯崇所写论文先后在《解放日报》《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工艺美术》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纪念文章《献身歙砚蔚然大家—追忆恩师程明铭先生》收录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山野清风》。2014年,他受邀参与《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安徽卷》的研究和写作。  

柯崇认为,歙砚曾被历代文人、书法家如柳公权、欧阳修、苏东坡、米芾、蔡襄等人视为珍宝。歙砚文化的辉煌不仅靠自身的吸引力,还要靠一代又一代砚雕家们不断地保护、传承和创新。柯崇于2014年6月成立了徽州歙砚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歙砚砚石、砚雕设计与创作及砚文化研究。近几年,徽州歙砚研究中心多次率领歙砚文化艺术家参与国家和国际展览与交流活动,让传承千载的“歙砚文化艺术”在新时代赋予新的灵魂,焕发出勃勃生机。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黄山歙县开辟了多条徽文化研学旅游线路,享誉中外的徽州文房四宝就是其中一条黄金旅游线,而柯崇的“枕石阁”则是这条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往参观、调研、品鉴。近几年,东华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学子慕名前往“枕石阁”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活动。每当大学生走进“枕石阁”,柯崇除了带学子们观摩歙砚精品,还热情地介绍歙砚的创作过程,讲解歙砚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用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激发大学生们的广泛兴趣,共同为歙砚的保护、传承和推广献计出力。  

2022年7月17日上午,与我的采访同行,合肥工业大学一年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来到“枕石阁”进行采访调研。此次调研,合工大的学子们收获颇丰。在柯崇先生身上,他们看到了一代匠人的坚守与创新,并深深懂得,保护与传承歙砚艺术之路需要更多的年轻一代接过“接力棒”,这样才能让歙砚文化生生不息,永放光彩。   

image.png

合工大学子在“枕石阁”采访调研      

将要离开“枕石阁”的时候,柯崇送了我一本《中国歙砚大观》。这本书由柯崇鼎力协助程明铭先生编著,是师徒二人三十年合作的结晶,有60余万字、300多幅附图,内容丰富,涵盖面很广。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填补了歙砚研究中许多空白。捧着这本专著,我的手感觉有点沉,心里却很美。柯崇不仅仅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砚雕者,还是一个有着文化担当的学者。怪不得素有“南饶北季”之称的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为其题词“砚之冠”。          


      潘小玲(高级记者,歙县县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歙县老科协理事)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