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相约歙县,对话千年 |走近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2-08-17 00:17:44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1597
评论:0
文章导读:徽州三雕(砖雕)2006年徽州三雕(砖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徽州砖雕源自于汉代的画像砖,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总共有选坯、画稿、打坯、雕刻、刻细、开脸、修补、拼接安装八道工序。以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为题材,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屋顶、柱础、屋瓴等处。徽

徽州三雕(砖雕)

2006年
徽州三雕(砖雕)
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徽州砖雕源自于汉代的画像砖,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总共有选坯、画稿、打坯、雕刻、刻细、开脸、修补、拼接安装八道工序。以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为题材,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屋顶、柱础、屋瓴等处。

徽墨、歙砚制作

2006年
徽墨、歙砚制作技艺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徽墨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徽墨的制作有点烟、刻模、和料、制墨、描金等十几道工序,具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
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的制作技艺以雕刻为中心,由选石、构思、设计、定型、雕刻、打磨等多道工序构成,按石材纹理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等多个品种,其石质兼具坚与润的特点。

徽派盆景

2008年
徽派盆景技艺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徽派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一,其制作有炼苗、审苗、修饰、造型、点石、铺苔、松绑命名等多项工序。其艺术风格概括为师法自然,主次分明,巧拙并用,藏露得宜,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徽州竹编

2008年
徽州竹编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徽州竹编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如今的徽州竹编突破原来长、圆、方、扁造型和简单的图案,发展成竹编画、竹雕、竹制人物、竹编兽禽等。竹编的色彩,也由黑色和本色两种,增加了红、黄、绿等多种颜色。

叶村叠罗汉

2008年
叶村叠罗汉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叶村叠罗汉起源于明末。由两三人到十几人不等表演,其堆叠方式不仅仅是“站肩”、“骑脖”等简单的往上堆叠,还有伏、仰、卧、拉、撑、支等组合造型姿式,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其脸谱化妆也很有特色,分“下架”“二架”“三架”“小顶”等类型开脸。
图二方永华|摄
2008年
鱼灯被列入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嬉鱼灯是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独特的古老民俗,起源于明初,鱼灯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鱼骨架全部用毛竹青片,所用的纸全部是棉纸,鱼灯彩绘鱼鳞,额写“王”字,大的长约7米,需七八个壮汉才能舞动;最小的鱼灯1米以下,孩童即可举游。

鱼灯

2008年
鱼灯被列入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嬉鱼灯是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独特的古老民俗,起源于明初,鱼灯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鱼骨架全部用毛竹青片,所用的纸全部是棉纸,鱼灯彩绘鱼鳞,额写“王”字,大的长约7米,需七八个壮汉才能舞动;最小的鱼灯1米以下,孩童即可举游。

三阳打秋千

2010年
三阳打秋千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阳打秋千起源于明末,由特制的木制转动秋千架,扮成仙女模样的孩童乘坐在上面,并用方言唱本地的民间小调《普陀庵》等秋千歌。打秋千中的唱曲均为徽剧民间小调,并有板鼓、小鼓、京胡、笛子等乐器伴奏。

张一帖内科疗法

2011年
张一帖内科疗法被列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张一帖”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张家世医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治疗急性热病、内科疑难杂症有奇效,往往一帖(一剂)药而起沉疴,故被称为“张一帖”。其内科医术特点是辨证准,用药猛,剂大力专,择时分服. 对胃肠、肝肾、痹证等疾病各有治法特色。

打土墙技艺

2015年
打土墙技艺被列入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徽州打土墙是将未经焙烧的沙土和黏土拌成砌泥,再利用夹墙板夯筑成墙体、柱梁的木料楼屋。在歙县深渡镇阳产村,现今保存完好的土楼有372栋。数百年来,当地村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渴饮山泉,饿食五谷。流年之中,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

徽州剪纸

2017年
徽州剪纸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徽州剪纸主要有剪、铲、刺、贴等技法,其特点构图对称,字画兼容,画面充实,疏朗相对。注重吸收徽派版画和徽州四雕等其他民间艺术精华,利用光和影的效果,用黑白色调来展现徽州的建筑与人文,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许村大刀灯

2017年
许村大刀灯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许村大刀灯设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以长条竹等为原材料制作大刀,刀外形画有人物、花草等图案,刀鼻处写有祝福语。大刀灯有大中小三号,舞刀人要通力协作,配合默契。

跳钟馗

2017年
跳钟馗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跳钟馗始于明万历年间,多在端午节演出,寓意消除五毒,四季平安。其最有代表性的是流传在雄村义成、郑村堨田、徽城镇渔梁的跳钟馗。跳钟馗以跳为主,着重在“跳”和“醉”上下功夫,形成一种独特的舞姿。

皖南木榨油技艺

2017年
皖南木榨油技艺(歙县木榨油)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木榨榨油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木榨榨油采取纯粹木材设备,经过筛籽、车籽、炒籽、磨粉、蒸粉、踩饼、上榨、插楔、撞榨到接油等十多道工序,完全靠人力手工完成,所产出的油天然,纯净,没有污染,色香俱全。

珠兰花茶制作技艺

2017年
珠兰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珠兰花茶始于明代,它是以烘青绿茶和珠兰鲜花为原料窨制而成。其制作技艺分为两个阶段:一为制茶坯,是将毛茶原料制成青茶坯。二为窨花,是将素茶窨以珠兰鲜花,使原料茶吸收花香,经一次或多次窨花制成。

长陔三宝制作技艺

2020年
长陔三宝制作技艺被列入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长陔三宝的三个徽州特色食材——火腿、笋干、豆腐角均取自于歙县长陔,该菜品是歙县长陔家家必备的一道待客佳肴,更是一道徽州特色名菜。徽州谚语:长陔有三宝,火腿、笋干、豆腐角,吃了不够还来讨。

徽州酒酿馒头制作技艺

2020年
徽州酒酿馒头制作技艺被列入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徽州酒酿馒头源于端午节,数百年来,歙县石潭及周边村庄一直传承“过了端午过十三”的习俗,主要就是做酒酿馒头(实心包),地方习称端午包。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酒曲、酒酿、小麦面粉,根据一年四季不同气候、温度条件,面粉、水和酒酿的成分配比等进行调控。

新安关酒酿

2020年
新安关酒酿被列入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新安关酒酿自嘉庆年间起始,新安关酒酿的原料取皖南山区优质糯米和山泉水,经过制粬(曲)、浸米、蒸饭、淋饭、拌粬、糖化、发酵、贮存等十几道严密工序酿制而成。酿造技艺与众不同,一年四季可以酿造,在温度、酒粬(曲)等工序上有着独特的祖传秘方。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