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学术论文 黄荫涛 05-23 21:27:12 1177 0
学术论文 安徽 王社徽 01-23 20:43:33 1703 0
爷爷手上做的老屋 ——方仁淦 老屋倒塌了。屋宇盖落掉好多年了,墙体还在,中间爬满了青藤。老屋就像一个被儿孙遗弃了的的老人,无人管也无人问,在风雨飘摇中风烛残年。我爷爷离开人世间也60多年了吧。百多年来,老屋见证了我们(子孙)的出生,我的...
学术论文 方仁淦 11-21 10:13:15 2053 0
凤翔山居凌衍 我老家是大洲源的大夫古庄,即现在的岔口镇大坑源村,与凤翔山同属于歙县南乡。但是昌源与大洲源不属于同一水系,之所以对凤翔山有深刻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太奶奶就是从万二的汪村远嫁到大夫古庄的,昌源河周边的几个村庄有我家...
学术论文 凌衍 09-18 20:30:23 6866 0
徽州石砌技艺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30 21:53:26 2453 0
纸扎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它起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祀祭活动,以后逐渐成为庆祝节日的一种民间装饰艺术。 徽州纸扎的起源发展也与民间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也是与原始社会以来墓葬殉葬俑的发展和演变相关,人们用丧俗的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29 23:36:57 1494 0
据考证,歙县汪满田的烟丝曾在乾隆年间被御封贡品。相传汪满田烟丝之所以成为贡品,与著名的“纪大烟袋”纪晓岚有很大关系。纪晓岚与徽州人士交往频繁,受徽商影响颇深。徽州人汪由敦乾隆年间掌管吏部。一日,纪晓岚登门拜访,汪由敦拿出同宗亲戚汪满...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29 23:25:35 3275 0
简介黄山贡菊也称“贡菊”、“徽州贡菊”,又称徽菊。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盛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广大地域。主产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之间,盛产于休宁县兰田...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29 23:24:49 1429 0
樊成柱/摄高莉莉 吴静“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你知道吗,在黄山市东南部的千山万壑间,也有一条神奇的公路,叫徽州天路。徽州天路横跨屯溪、歙县、休宁下辖的8个乡镇,由休宁境内的璜尖公路、白际公路和歙县境内的狮石公路共同组成,有东西南北...
学术论文 高莉莉 吴静 08-29 13:13:19 7044 0
水口庙里书声朗程瑞嘉 千年古村落昌溪村的教育文脉也是代代相传的。7月24日那天,在昌溪村看到吴敏伟老师带着县作协的同行,冒着酷暑,一个地点接着一个地点地印证昌溪村的私塾文化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就浮现出1909年在昌溪村水口庙创办私立初级小学堂...
学术论文 本站编辑 08-09 09:19:06 1505 0
大谷运之歌诞生记   文 / 柯伯清 (安徽黄山) 2022.04.26 两年前,在挚友叶胜利老师的邀请下,前往歙县东乡大谷运岱岺南云山游玩,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作为这片生养我的热土,我深深地热爱和崇敬。当即相约,合作写一首歌颂大谷运的歌曲,宣传大...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01 23:48:19 7320 0
黄山市歙县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 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安医学的世医“家族链”中,以内科为主的“张一帖”家族被认为是历史最悠久、当代影响最大的家族之一。从明朝嘉靖年间“张一帖”得名算起,代代为医,传...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01 23:20:15 2106 0
黄山市歙县徽墨制作技艺 徽墨制作技艺(黄山市歙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01 23:17:17 1780 0
黄山市歙县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制作技艺 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贡菊,又名徽州贡菊、金竹贡菊。焙工精良,色白蒂绿,花大芯小,匀称整齐,清光绪间充为贡品。具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清凉解毒等功效,适用于风热...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01 23:17:01 1364 0
黄山市歙县顶谷大方制作技艺 顶谷大方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方茶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旧五代史》有“唐乾化元年(911)十二月,两浙进贡大方茶两万斤”的记载。弘治年间(1488-1500)徽州生产大方茶,明正德年间(1506-1521),飞布山上庵寺...
非遗文化 本站编辑 08-01 23:16:30 865 0
壬寅大暑,我们结束了湖田山小溪流域的行走,重返昌源河主流之上,紧邻杞梓里村的中国传统村落齐武村落入探访视野。齐武村宋时建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其中有关齐武村名的由来,东台方谦泰茶号,百丈普安坝,20余姓氏杂居的村落文明,以及数十幢之...
徽州故事 本站编辑 07-31 08:11:37 2453 0
我爷爷若还健在,今年也有93岁高龄了。如果他能活到这个繁华昌盛的新时代,应当正享受儿孙承欢膝下的美好晚年,活得安逸舒坦,也就不再借酒消愁。我爷爷1928年出生在徽州绩溪,小时候家里条件很不错,是个富裕的地主人家。在那个物质贫乏又战争频发的...
学术论文 洪文娟 04-13 16:01:08 4786 0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