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星期日,北岸镇白杨村40余位70岁、80岁、90岁老年人集体祝寿大会(第13次)在白杨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举行。镇村干部、北岸嘉银村镇银行等有关人员出席庆典活动。
祝寿会在鸣礼炮、奏国歌、戴红花、发拐杖、长寿面等环节中依次有序进行。参加祝寿会的镇干部向在座的寿星致以节日的问候,衷心感谢他们年轻时曾经为白杨村的建设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希望他们能用自己宝贵的经验,发动自己的家属子女,为新时代新时期白杨古村落的传承发展和脱贫攻坚、创城创卫、民生工程、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重点中心工作,持续出谋划策,问诊把脉。自1999年始,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标志着中国正式迈进老年型国家的行列。2018年12月29日第13届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修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赋予老年人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让老年人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从社会各个层面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幸福满意度,更加彰显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
80岁寿星代表吴清根说:“九州日月开春景,四海笙歌颂猪年”,在这狗年即将过去,猪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今天在这举行第13次祝寿会(70岁28人、80岁11人、90岁1人),是件大好事、大喜事,其气氛之热闹、喜气洋洋、其乐融融。俗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说,“现在70不稀奇,80、90多来稀”,解放前旧社会(清朝、民国时期),我国寿命平均是35岁之间,60年代是57岁,现在是75岁。人的寿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人口平均寿命会因其时代不同、地区不一样,差别很大。我们白杨村是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古村落,原有18个姓18个村,最早迁入于东汉时期,因白、杨两姓居住而得名。曾有祠堂24座,寺庵3座,庙宇13座,古民居100余幢,徽州“三雕”随处可见。数10棵百年以上的古树根深叶茂,保存下来的4处村头水口,体现着徽州文化、民俗和园林艺术的风范,可谓是青山绿水环绕,生态休闲养老的绝佳之地。科学家预言,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将攻破癌症难关,那时候人类人口寿命将再次飞跃,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将超过80岁。
白杨老年协会吴增光会长说:感谢北岸镇党委、政府一直以来对老年协会工作的支持和关注,让我更加坚定了不遗余力地把我村老年工作坚持做下去、并做好的信心和决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老,个个都想长寿。而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早在1996年8月29日第8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就通过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的法律,它的名字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现在听说农村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享受30元,90岁以上老人可以享受每月200元补助,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在座的各位寿星都是历史的创造者,白杨村宝贵的资源,见证了改革开放、人民公社的历程,都是有功之臣。借此机会与大家说几句捣心窝子的话:处理好子女义务赡养老人与政府帮忙养老关系;处理好邻里关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万一有个头痛脑热的,可以及时帮忙照顾,不给在外打拼子女添麻烦;处理好各自庭院、门前环境卫生承包与全村环境整治、创城创卫添砖加瓦关系。“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鼓励在场的老寿星们放宽心态,保重好身体,不断充实生命,期待10年后再相聚。
最后,老寿星们相聚一起,吃了寿面加鸡蛋午餐。在各自满怀欣喜拎着北岸嘉银村镇银行爱心捐献的两盒抽纸、一条毛巾、一个对联包等礼品回家心情中结束了此次祝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