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安徽歙县北岸镇瞻淇村残疾人汪新华用十字绣绣“红福”。
今年44岁的汪新华是瞻淇村的“五保户”,因患强直性脊柱炎,20多年不能弯腰,30岁之后靠拄拐、坐轮椅生活。68岁的母亲到杭州帮饭店洗碗挣钱为他看病, 71岁的父亲在家边打临工边照顾他的起居。
身残志坚的汪新华为了体现人生价值,5年前跟小姨学十字绣,他用男人的巧手绣出了《梅》、《兰》、《竹》、《菊》等16幅作品,长7米、宽0.75米巨幅《清明上河图》花了整整3年时间,他想把亲手绣的《清明上河图》卖出去,用这笔钱来看病和补贴家用。
2月7日,安徽歙县北岸镇瞻淇村残疾人汪新华用十字绣绣“红福”。
今年44岁的汪新华是瞻淇村的“五保户”,因患强直性脊柱炎,20多年不能弯腰,30岁之后靠拄拐、坐轮椅生活。68岁的母亲到杭州帮饭店洗碗挣钱为他看病, 71岁的父亲在家边打临工边照顾他的起居。
身残志坚的汪新华为了体现人生价值,5年前跟小姨学十字绣,他用男人的巧手绣出了《梅》、《兰》、《竹》、《菊》等16幅作品,长7米、宽0.75米巨幅《清明上河图》花了整整3年时间,他想把亲手绣的《清明上河图》卖出去,用这笔钱来看病和补贴家用。
全部评论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