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歙县许村镇:建设美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

2015-09-10 10:40:51
作者:程国虎
阅读:308
评论:0
文章导读:歙县许村镇:建设美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

  近日,走近歙县许村,你可看到村前的古牌坊和石德桥依然耸立,农民健身公园中绿树成荫,古桥、宗祠,徽派民居坐落其间,青石板小道随处可见。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徽派水墨画卷,让人倍感乡村的气息和芬芳。

  许村被列为省级美好乡村的示范村以来,始终以围绕特色生态环境和特有的古文化为着力点。穿村而过的升溪和昉溪两条玉带小河在高阳桥汇聚,传说为“二龙戏珠”,俗有“倒水葫芦”之称。为塑造生态安全的沿河景观,许村镇积极争取600余万元的项目资金,大力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同时,除了对河道疏浚、加固驳岸外,还抓好沿河风貌建设,选择重点河段结合水岸地形栽种各种涵养水土的花草树木;设计修建修闲连廊、桥梁、亭台,滨河步道等特色景致。既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突出其水乡特色,让河道两岸成为生态走廊和群众休闲的场所,又打造出了一个有着“小桥、流水、人家”意境的滨水村落。

  在进行美好乡村建设时,以“保留传统风貌”为原则,力求体现乡村特色,对需要保护的民居“修旧如旧”的进行整治;该镇投入1330万元,对有碍观瞻的民居进行徽派式风貌改造和古建筑维修;对青石板小道也有意的进行保存,力争以“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语言来演绎传统徽州村落的文化“神韵’。

  不段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为转变传统的单纯种植水稻模式,许村镇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资源,一方面,鼓励村民用先辈遗留的技术来种植甜又翠的金村甘蔗、无病虫害的有机贡菊。另一方面,挖掘历史悠久的民间制作工艺,让村民兴办豆腐坊和名优茶制作加工厂。如今,许村独特风味的毛豆腐让人吃了回味无穷,流连忘返;许村毛峰气香青、香高长,远销全国各地。因此,这些许村特有农产品让村民鼓起了腰包,同时,也成为了外地游客了解许村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成了全国各地了解许村的一张知名名片。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许村更靓更美了,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更多更远了,为了能让游客不仅能玩儿的尽兴,并且舍不得走、还想再来。同时,也能让村民在旅游业当中产生更多的效益,该镇充分极力深挖乡风民俗,将历史文化、农耕文化、草根文化根植于乡村旅游中。位于村口的“微省坊”、村中的“大观楼”以及分布各处的古建筑,每一个古建筑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几间土坯老屋,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经过投资修缮,变成了一所“农耕文化展示屋”,屋里静静地沉睡着风车、石凿、火桶、草鞋等现在难得一见的农耕用具和农家用品,连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累票据也被收录在列。70多岁的退休教师许强明主动担任讲解员的角色,向每位游客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每一件物品、回味每一个故事,听着凄美动人的传说,古老许村的旧事,引人遐思。许村“大刀舞”内涵厚重,即为许村一绝,每逢正月十五由当地村民表演的“许村大刀”已经延续多年。很多游客、驴友以及摄影

  爱好者们会齐聚许村,纷纷来感受这别具一格的年俗,也纷纷用镜头记录下那些扣人心弦的精彩画面。

  许村镇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部署。不到一年的时间,许村因借自然,传承文脉,量身打造出了一个特色风情的生态村、留得住乡愁的美好乡村。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