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歙县教师“流动”蹚出一方“活水”

2015-08-28 09:08:56
作者:凌利兵
阅读:222
评论:0
文章导读:歙县教师“流动”蹚出一方“活水”
8月26日下午,歙县新安小学数学教师余顺达正在整理教育教学和生活用品。再过几天,他就要和他的四位同事一道,从县城学校赶往革命老区岔口中心学校,开始为期一年的流动教师教学生涯。随着新学年的临近,余顺达老师一直在琢磨怎样将学科经验带到农村,怎样尽快与新同事磨合,怎样应对学校、家长和学生对他这个“城里来”的老师的新期盼。

  和余顺达一样,今年秋季,歙县报名参与流动的教师达175人,已经实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工作全覆盖。

  “我认为,教师流动就好比割韭菜,一茬茬流动出去,不仅不会削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反而能激发出更大的造血功能。”歙县新安小学校长吴淑艳认为,“树挪死、人挪活,流动可以带来新气象和新活力。”作为歙县城区规模最大的小学,新安小学去年参加交流的教师6人,今年报名到偏远山区支教的教师有7人。同时,新学期到新安小学上挂学习锻炼的农村学校教师有12人。

  近年来,歙县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城乡教师教师交流,作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在歙县已经实施多年。2014年,歙县教育局又出台了《歙县教育系统教师校级交流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教师校际交流的管理,确保教师交流工作质量。

  “我们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使交流教师在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勤奋工作,促进派出学校和接收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同时,通过到农村学校支教,充分发挥城区示范、辐射作用,起到校际交流‘使者’的效应。”歙县教育局局长王正华介绍,除了下乡支教,歙县还通过到城区学校挂职学习,使农村教师得到培养和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目前,歙县推进全县教师交流工作有一系列刚柔并济的政策支撑。比如:城区教师凡申报高级及以上职称、县级及以上名师者必须有一年及以上农村学校交流经历,从2016年起必须有两年及以上的交流任教经历。同时,每学年末对交流教师工作情况全面考核,对优秀交流教师,在评聘提拔、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

  随着全县教师交流工作的全面铺开,歙县不断调整政策机制:推行对口学校抱团流动;推进骨干教师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城市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以及同类学校同一学科骨干教师的校际流动;采用城乡互动、优势互补、以强扶弱的方法,在保证交流数量的同时,倡导“下乡提升式交流”与“进城充电式交流”相结合。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