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雄村镇残联根据县残联康复工程实施要求,用一场充满温度的上门服务,切实解决了残疾人的出行难题。中午,镇残联工作人员带着精心申请的轮椅来到雄村村黄某家中,从安装调试到使用指导,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扶手高度这样调节,遇到台阶要倾斜操作,刹车就在这里……”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在旁耐心示范,手把手教会黄某轮椅使用技巧。初次自主操作轮椅的黄某脸上露出了笑容:“以前出门都要家人背着,现在终于能自己活动了,太感谢你们了!”
此次服务,雄村镇残联充分展现出“零距离”助残的责任与担当。考虑到黄某因肢体残疾无法自行申办轮椅,镇残联主动作为,全程代办申请手续,将原本繁琐的流程转化为贴心的上门服务,真正打通了助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服务过程中,镇残联不仅将轮椅送到家,更注重使用培训,围绕轮椅的展开收纳、防倾倒技巧、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辅助器具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为黄某的日常生活提供切实帮助。同时,工作人员还详细登记了黄某的家庭情况和康复需求,后续将联合镇卫生院提供精准康复服务,构建起长效帮扶机制,实现从解决单一问题到全面提升生活质量的转变。
“以前觉得残联很远,现在知道他们一直在身边。”村民黄某感慨道,一纸轮椅申办单的背后,是制度温暖与人性化服务的双重抵达。近年来,雄村镇通过三举措不断深化残疾人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动态台账管理。以村级网格员为触角,摸排行动不便人员清单,确保需求不遗漏;二是跨部门协作。联动医疗、民政机构,为特殊群体提供“政策包”定制服务;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培育志愿助残队伍,补足公共服务人力缺口。这次为黄某送轮椅上门服务,正是雄村镇基层助残服务的生动缩影,让残疾人真切感受到关怀与温暖,也彰显了基层社会治理中对特殊群体的重视与关爱。
(雄村镇 张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