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君前面讲到渔梁坝阻碍了歙县城区洪水的排泄(具体见上面超链接),是歙县城区内涝的主要原因。但其实渔梁坝在洪水时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让歙县城区的水流减缓,可以保护上游城区古桥和岸基免被湍急水流冲刷。
歙县县城到渔梁坝这段河道,整体是呈喇叭口的,同等流量下,水越往喇叭口狭窄处流,堆积的高度越高,同时因为渔梁坝抬高了上游河床,所以上游水位在洪水时会更高。
下图为练江排水不畅的几个节点:喇叭口河道、渔梁坝、湾道、紫阳桥、浦口交汇处水流堆积、南源口双桥桥墩、妹滩大坝。
--------
在《歙县城区2021年防御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里显示,练江开发区一桥上游段为天然河道,河床较稳定,河道相对顺直,阻水建筑物较少,防洪影响范围有限。练江渔梁坝下游段为深切河谷段,对两岸基本不会造成洪灾影响。练江开发区一桥至渔梁坝段,有布射水、富资水、丰乐河汇入,流域面积由开发区一桥控制的760平方公里增加到渔梁坝控制的1599平方公里;练江主河道上架设有10座桥、10座堨坝,练江桥、太平桥略有阻水,万年桥、渔梁坝阻水较为严重,加之近年城区发展较快,临河规划较多,占用部分原有行洪滩地,造成行洪不畅,且自身防洪问题较大。
--------
上面是政府文件里讲述的县城内涝原因,K君在看到紫阳桥的现场视频后,觉得练江排水不畅的原因,渔梁坝是首当其冲的,其次却是紫阳桥。
下图是紫阳桥本次洪水洪峰时的景象。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紫阳桥上下水位落差有1米左右,也就是说,紫阳桥抬高了上游水位1米左右。前面K君文章里有很多老乡说到的新安江顶托效应,我想说,紫阳桥就抬高了上游水位1米,而紫阳桥到渔梁坝是非常近的,如果要说渔梁坝下游排水不畅的原因,紫阳桥是首当其冲的。新安江就算有顶托作用,也低于紫阳桥。
为啥古桥阻水如此严重,这和古桥桥墩宽大厚实有关。紫阳桥的排水横截面以下图红框为例,桥墩面积占据横截面1/3左右了,也就是说,此处河道的实际泄洪能力,有桥梁时,相比没有桥梁将下降1/3左右。
从洪痕高度就可一窥。
上图是2020年渔梁水文站到紫阳桥的洪痕高程图。我们可以看到紫阳桥到渔梁水文站的洪痕高度落差就2米。116.5-118.5。但实际上,资料中一般都显示渔梁坝上下水位差有2.9米,而洪峰高程水位差只有2米,可见紫阳桥在洪峰时,抬高上游水位差不多是1米左右。渔梁坝到紫阳桥600米距离,这个抬升水位,对渔梁坝的排水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下图为渔梁坝洪水时上下水位差,如果没有紫阳桥的阻水,洪峰时渔梁坝下面的水位会降低一些。
歙县城区的现代化分洪工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两省水域联动,有效预防也一样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古徽州、古严州,历史上徽严一家亲,网上的相互谩骂,那只是少部分人的行为,一句浙江网友说的安徽兄弟辛苦了,一句安徽网友说的下游也受灾严重,都比谩骂来的暖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