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不断完善年轻干部培养机制,按照乡镇年轻干部成长需求实行“配方施肥”精心培育沃土,着力提高乡镇年轻干部推动发展、服务基层、促进和谐的能力,为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抓分配培训施足“氮肥”,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新招录的公务员多为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可谓一帆风顺,未经过“大风雨”洗礼,一时难担重任。新招录的乡镇公务员一律放到乡镇,县直机关单位不得留用,让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全面接受锻炼和洗礼,上好“基层”这堂必修课。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到市委党校接受初任培训,系统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和公务员履职能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各乡镇为新录用公务员制定“成长计划”,实行多岗位历练,全方位多角度促成长。
抓岗位磨练施好“磷肥”,练就年轻干部强壮筋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的环境更能培养和成长一个干部,把年轻干部放到信访维稳、征地拆迁、防汛抗旱、控违拆违一线岗位锻炼,磨练干部意志品质,通过压担锻炼最大限度激发潜力。将年轻干部安排到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三重岗位”,通过在工作中促使干部善于发现问题、敢于面对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干部服务群众、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能力。
抓联村工作施用“钾肥”,夯实年轻干部群众基础。要求80后、90后的年轻干部全部实行联村联户,落实固定的每周“驻村工作日”,与群众打成一片,将群众路线走远走实。广泛开展大走访活动,重点走访老上访户、党员户、困难户、致富能手等特殊群体,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面对面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思想沟通疏解和矛盾纠纷排查。依托村“两个工作站”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为群众办理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林木采伐、新农合医疗保险等代理事项,让群众“少跑一次腿、少进一次城”,推进“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新作风,增进干群关系。
抓理论教育补足“钙肥”,坚定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始终坚持把年轻干部思想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落实“干部集中学习会”制度,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引导广大年轻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拧紧思想“总开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学习计划,纳入经常性宣讲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对照先进典型,以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践行“三严三实”,细照笃行,知行合一。
抓技能培训巧施“硼肥”,结出年轻干部奋斗硕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千头万绪的乡镇工作的凝练概括,因此,俗称为“万金油”的乡镇干部需要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技能。各乡镇均优先安排年轻干部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快速成长为“多面手”,而且都能“干一行、精一行”,成为各行的业务骨干。同时,多安排年轻干部到技能型岗位锻炼,在工作实践中提升技能,干出成效、创出精彩,使培训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抓志愿服务补充“绿肥”,展现年轻干部青春风采。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天候”的长效机制,动员和组织广大年轻党员干部,自愿利用业余时间,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义务为身边群众提供各项服务。建立关爱帮扶机制,要求年轻干部对残疾病患、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开展志愿结对帮扶。组建了文化下乡、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治安巡逻、法律援助等多种青春志愿服务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实行常态管理,在为群众送关怀和温暖中展现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