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三阳镇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2015年度三阳中心村美丽乡村成功验收,辖区内其他各村两委班子和群众建设热情高涨,同时该镇叶村和岭脚中心村分别被列入2016年度省级和市级美丽乡村建设村。为建设好美丽乡村,在三阳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下,各村通过召开两委扩大会、村民代表座谈会等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从民主法治的轨道上引导美丽乡村建设。
民主协商定章程。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岭脚村着手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从制度上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岭脚村就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村组长、村民代表等各类座谈会10余场,征求意见20余条,历经5次修改,新《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才得以定稿,村民代表潘楷平提出:“现在村里留守老人儿童很多,应该把我们村的敬老爱幼、相互帮扶的善文化也写到章程和民约中,美丽乡村建设少不了这个传统美德。”这个提议得到广大村民的认可。通过民主议事、协商和监督,实现了村务管理权力运行民主化、公开化、程序化,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环境。
法治建设不放松。 近几年,三阳镇通过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辖区内的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镇普法办、美丽办及时组织各部门、各村宣传政策法规,积极引导群众依法合法建设,杜绝违建行为。岭脚村党支部书记洪长青说:“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把群众带动起来搞建设,我们必须让村民自觉遵守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违章建筑,破坏古村落的整体形象。”
现如今,在法规政策的宣传下,三阳镇各村乡贤名人、致富能人、退休干部职工等带头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时相继成立了乡贤理事会、退休理事会、老年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美丽乡村。岭脚村民鲍善波说:“早年我在外打工,最近几年家乡的美丽乡村的建设,发现三阳的市场会越来越好,所以就开起了昌源河宾馆、办起了石斑鱼活水养殖及砂石加工厂,现在生意非常好。”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当地村民参与文物保护的意识显著提高。鲍氏宗祠、潘氏宗祠已修缮如初,冯氏宗祠也在村民的集资下完成修缮工作。岭脚村退休协会理事长鲍义来积极发动村民,牵头修复家乡古桥、古祠堂、古亭、古道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群众的大力参与,让美丽乡村多了一份力量,弘扬了传统美德,提升村民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