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宣部确定的宣传思想文化“基层工作加强年”,三阳镇党委严格按照《歙县宣传思想文化“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实施意见》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健全领导机构,全方位提高宣传人员素养。
该镇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宣传委员领导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小组。通过定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宣传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通过集体座谈、个别指导等方式,不断强化意识形态引导;通过技能培训、“传帮带”等方法,不断提高宣传人员业务素质。
二、质量并重,不断扩大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阳镇位于歙县东北浙皖交界处,国家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脚下,昌源河北岸,是黄山市的东大门,境内峰峦叠嶂,风光旖旎,人文底蕴深厚。扩大三阳镇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对提升歙县乃至安徽的魅力都大有裨益。因此,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注重在镇派出所、学校、卫生院及各行政村培养有写作兴趣的通讯员,广泛借助网络、报纸、微信、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并不断健全《三阳镇新闻外宣考评奖励办法》,取得了一定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1—12月份,三阳镇在各类媒体上发表稿件数百篇。其中,在中国民族宗教网、安徽文明网、安徽先锋网、中安在线等市以上两台及网络媒体上发表稿件244篇,在《中国人大年鉴》、《人民公安报》、《安徽日报》、《黄山日报》等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稿件64篇(包括国家级3篇,省级20篇,市级41篇),并接待安徽公共频道、安徽卫视等多家媒体前来报道采风。2015年度,三阳镇荣获歙县“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三、广泛动员乡贤,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阳镇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文化氛围浓厚,乡贤名流建设家乡的激情很高。一年来,三阳镇、村两级广泛动员乡贤为家乡建设服务的热情,吸收民间资本300余万元,完成本立堂、洪雪飞故居恢复性修缮,建成洪雪飞艺术陈列馆;支持岭脚村村民、原安徽日报退休记者鲍义来和一批老同志牵头修复家乡古桥、古祠堂、顶古大方茶发源地古亭、徽杭古道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依托梅溪研究会、中山文艺俱乐部等民间团体乡贤,建成“叙贤廊”,汇编《梅溪》杂志,整理村史村志,发放勤俭节约倡议书,协调民间纠纷,举办书画展、送春联、戏曲培训等文艺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通过文化乡贤,借助民生工程文化专项资金和社会赞助,积极对接“送戏进万村”等民生项目,举办村级春晚、“闹元宵”晚会、广场舞比赛、象棋大赛等文艺活动,使民生项目真正惠及村民;通过发挥返乡企业家、农民工造福桑梓的愿望,开展了“古稀宴”、“为75岁以上老人送慰问”等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四,依托多重机遇,创建文明集镇。2015年,三阳镇以“三线三边”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家园项目为契机,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开展了道路硬化、店招整治、“三线下地”、卫生保洁等多项活动,使境内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文明集镇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下一步,三阳镇将继续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努力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拓展对外宣传平台,提升三阳美誉度;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开展高品位活动;依托国家惠民政策,扩大宣传效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