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歙县三阳镇:多措并举打造省际魅力风景线

2016-02-17 13:57:45
作者:杨晗
阅读:294
评论:0

歙县三阳镇岭脚村地处皖浙交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脚下风景秀美,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三阳镇村两级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多措并举,整治环境、修复古迹、完善设施、打造廉景,有望将岭脚村打造成徽杭线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整治环境 提升形象

近年来,随着三阳城镇化的加快,省道324线、徽杭高速的通车,岭脚村作为徽州东大门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为提升岭脚边界村的整体形象,三阳镇村两级积极行动起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发放“门前三包”责任书,引导村民树立文物保护理念,并结合“三线三边”整治、建筑改徽、“百村千幢”修复工程等项目,该村的古祠堂、戏台、古屋、古桥等文化古迹进行修缮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动员乡贤 修复古迹

岭脚村风光旖旎,历史悠久。境内昱岭关、徽杭(徽昌)古道、古桥、鲍氏宗祠和潘氏宗祠等文化古迹。一些古建筑因年久失修或人为损坏,亟待修复。鉴于政府财力有限,发挥乡贤名流作用则势在必行。近年来,在镇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当地乡贤参与文物保护的意识显著提高。“后裔光复德远堂,先祖誉荣冯繁公。”在岭脚村蒲坑组冯全根热心倡导下,蒲坑村冯氏宗祠德远堂修复及续修族谱理事会于2014年成立,并在保持德远堂原基、原向、原貌的徽派砖木结构基础上,自发筹集资金修缮。青年企业家鲍广水主持修复了鲍家古祠堂的后进和前进,并举行了太公进山500周年及祠堂修竣典礼原安徽日报退休记者鲍义来和村里的一批老同志积极发动村民,牵头修复家乡古桥、古祠堂、顶古大方茶发源地古亭、徽杭古道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目前已完成阶段性修复计划。文化古迹的修复,对弘扬传统美德,提升村民文化品位,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因利乘便 发展旅游

岭脚村境内昱岭关《徽州府志》所描写的“本府往杭州通衢也”,也是《水浒传》中方腊与宋军交锋的古战场。上世纪三十年代所修之徽杭公路,从关下大门通过,郁达夫等文人学者经此写有《出昱岭关记》等名篇。同时,岭脚村也是竹铺大方茶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至今遗留的大方庙传说就是大方和尚研制大方茶的庙宇。除此文化遗迹外,当地自然、生态、物产等资源也是别具特色。若以两省交界的昱岭关为起点,徒步古道游,可由昱岭关南向山麓达到海拔1480米搁船尖,其中十门九不锁的高山喀斯特地貌群,为国内罕见;北向山麓所达之清凉峰,海拔1787米,为华东第二高峰,仅次于黄山莲花峰,层峦叠嶂,群峰争奇,沟谷纵横,树林茂密,人迹罕至,生态完整,皆是优佳的野趣游览胜地境内大方茶、菊花、山核桃等物产资源丰富,久负盛名。近年来,随着三阳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的完善,乡村旅游业的升温,旅游群体人数的逐年增加,岭脚村更有望成为长三角后花园。下一步,三阳镇还将以杭黄高铁建设为契机,发挥岭脚的天然氧吧、源头溪水、古关古道等自然人文优势,不断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


打造廉景 描绘蓝图

在县纪委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三阳镇还凭借岭脚的深厚文化底蕴,竭力打造昱岭关廉政景观建设点,力图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和当地的历史典故“卢俊义大战昱岭关”等内容融入到景观建设当中,以求早日打造成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廉政风景线。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