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东方小瑞士 三阳开泰来 —— 歙县三阳镇群众幸福生活纪实

2016-02-01 14:57:46
作者:杨晗
阅读:207
评论:0

近几年来,三阳镇按照委、政府“稳中求进、进中求优、优中求快、快中求好”的主基调,立足于“村”,在“富、美、活、兴”上下功夫,致力于“建设为了三阳,民生惠及人民,稳定促进和谐”的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生动局面。

多措并举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2015年度,三阳镇党委政府通过土地调查摸底、扶贫项目开发、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招商引资、美好乡村建设、美丽家园行动等项目,不断夯实“三农”工作基础。投入万元资金进行农户危房改造,使全镇150余户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得以保障。以黄杭高铁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征地、拆迁、安全等工作进程,支持村民返乡经营旅馆、餐饮、旅游等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的6130元翻了近一番,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8亿元,增长8%农业产业结构有效调整,新建优良茶叶基地300亩新增山核桃种植面积500亩,仅三阳村全年产值1000万元,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7600人。

多管齐下让群众生活环境靓起来。通过“三线三边”整治,对镇域内道路、施工地、桥梁、河流等重要地段进行整治保洁。通过美好乡村建设,争取数百万元资金用于“商业一条街”店招店牌改造三阳外坦街道“三线下地”整治,中心村“户户通”道路硬化、环境整治、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通过广泛动员乡贤名流,吸收100余万元社会资本修缮本立堂200余万元民间资本修缮洪雪飞故居、新建洪雪飞戏曲艺术陈列馆;借助鲍义来、鲍广水、冯全根等乡贤的力量,昱岭关、徽杭(徽昌)古道、古桥、鲍氏宗祠和潘氏宗祠等文化古迹进行了修复。近期,在县纪委等部门的支持下,三阳镇还将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和当地的历史典故“卢俊义大战昱岭关”等内容结合起来,竭力打造昱岭关廉政风景线,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齐头并进让社会事业旺起来。目前,三阳镇叶村成功申报“中国传统古村落”,非遗叶村叠罗汉、三阳打秋千知名度不断扩大,三阳村成功申报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项目,为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搭建了有力平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全乡所有的自然村,受到省市的一致好评;原 19个村都兴建了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医疗室,方便了群众就医;三阳村省级文化乐园道德讲堂通过邀请镇内“中国好人”方敦华、省“十大孝星”洪沛霖、“黄山好人”吕彦和等先进人物现身说法的方式,使传统美德不断深入人心。全乡7个村都兴建了室外文化广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开展广场舞等的社会文体活动,使三阳人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在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下,村民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和民俗活动层出不穷。中山文艺俱乐部、三阳村老年人协会、梅溪协会、英川古里文化研究会、三阳村阿庆嫂舞蹈队等民间团体不断涌现,并广泛开展了舞狮灯、办书画展、送春联、办春晚、吃古稀宴等文娱活动,极大的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提升了文化品位,丰富了精神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从严要求让基层组织强起来。从严把好党员入口关,发展党员坚持“四心”皆备,即:公心、热心、爱心、孝心,并认真接受党内外监督。强村干管理,完善村干待遇,加大考核力度,奖罚分明。出台《三阳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组织两级干部培训,规范和限制用车、误工、工作餐费用。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管理进一步落实镇干部驻村和村干部坐班加大“四风”整治力度。通过以上措施,使民间各类矛盾纠纷减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满足,各类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置,营造了一个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2016年春节的钟声即将敲响三阳将以撤乡建镇和高铁客运站开通带来的双重契机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瞄准新目标,创造新业绩,为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断拼搏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