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徽州人家社区:倾力打造社区“新五园”

2016-01-11 14:26:42
作者:汪 阳
阅读:57
评论:0

徽州人家社区倾力打造社区五园”

——汇集民心的聚集园服务居民的便捷园社会救助的温馨园居民生活的和谐园文化生活的娱乐园

徽州区徽州人家社区位于徽州人家小区内,是徽州区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近年来,该社区围绕“社区党建带动社区工作”的总要求,创新建立“1带10”的社区党建模式;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管理,按照“2+4”模式(即2个基层党组织联合、4类人员组团)组建36个徽州人家社区联合党委,形成“一个区直机关带领一班人员服务好一个楼幢”的新机制;坚持“扁平化、精细化”服务标准,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 建立了“社区居委会+网格化管理员+社工志愿者”的工作体系,全力打造社区新五园(汇集民心的聚集园、服务居民的便捷园、社会救助的温馨园、居民生活的和谐园、文化生活的娱乐园),现已形成机构健全、管理科学规范、居民活动丰富多彩、人文环境健康祥和的良好氛围。

党群携手,汇集民心的聚集园


自徽州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一年多来,越来越多的社区在职党员们纷纷走进社区,访居民,听诉求,最大限度为辖区居民服务,特别是把社区贫困群众、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等作为帮扶服务的主要对象。一幕幕真情服务、圆梦微心愿、传递爱心的动人场景,不断在徽州人家小区出现。“看看可有新的微心愿?”每次在职党员来社区第一件事都是看看位于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一隅的“微心愿墙”上可有居民新的“微心愿”。社区的在职党员们为了帮助这些弱势群体,纷纷用自己的薪水买来米、油、衣物、书包、书本……党员们为的是能够奉献自己个人的力量在社区大家庭中汇聚成一股暖流,让社区的居民感到来自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像社区的困难居民戴秋荣、姚继贵、程占飞等人的微心愿都被社区在职党员帮他们一一圆梦。“原本社区就很照顾我,现在在职党员对我们又这样关心,真的很感激。”不善言谈的程占飞在小区物业工作,妻子无劳动能力,又要照顾80多岁的丈母娘,家里经济十分拮据,当他写在心愿墙上的“微心愿”实现后,显得非常开心!简单的话语透露出对党员的信任和感激。“平时我们有劲也不知道怎么使,现在社区为我们党员搭建平台,让我们服务居民有了途径,展示才华也有舞台。”在职党员吕支援表示。
线上线下,服务居民的便捷园
线上的电子平台
据徽州人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吴玉莹介绍,社区经过走访,根据小区居民的需求,共设置了8大类和116项服务岗位供在职党员认领;同时建立了在职党员QQ群和微信平台,便于在职党员与居民进行线上交流和联系,同时也方便居民对社区的发展和功能的完善建言献策。

“求助:我家楼上渗水下来,以至于我家的墙体湿了一大块。和楼上的房东沟通后,房东也赶紧找人将卫生间的瓷砖撬开检查,但是也没有查出渗水的原因。”这天,徽州人家社区QQ群中名叫“往事如烟”的网友发出这样一条信息。居民无小事!这条信息牵挂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在职党员的心。不一会儿,区工会主席程立新在QQ群里回复,说他认识一位在区自来水公司上班的专业检查水管的师傅、省劳动模范——桂四海,并联系了他。桂师傅当天就带上专业测量水管的仪器来到了这位居民家。经过楼上楼下对水管的勘察,最后找出了原因最终出在卫生间里面的一根被瓷砖包住的水管上。桂师傅告诉“往事如烟”,水管估计是在装修的时候不小心被装潢师傅碰了个裂缝,当时未曾发觉,随着入住时间的推移,水管的裂缝就越来越大了,也就导致了水管把墙体渗湿。“原因找到了就好,我也安心些,这几天我也是着急,你说这楼上楼下的,把别人的墙弄坏了多不好啊。”“往事如烟”连声表示感谢。3楼的居民也开心的说道:“社区QQ群真好,办事雷厉风行。真正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现在我们有事情只要在QQ群里反应,都会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网友“微笑听雨”说,“我刚刚反应楼梯口有油漆,物业就马上来帮我们清理掉了。”

线下的“跑腿”服务

线上的服务对于会上网的居民确实是便捷,但对于不会上网、残疾人群来说,却很是不便。为方便这些群体办事,社区还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如残疾人办理证件,社区工作人员会到这些残疾人家中把他们的相关证件收上来,复印好上报,办理好再把证件送回去,免除了残疾人来回奔波之苦;对于退休认证无法来社区的老年群体,社区也采取电话预约、上门认证的方法帮其认证。既方便了居民办事,又拉近社区干部和居民的距离。
爱心牵手,社会救助的温馨园
组建“爱心超市”、定期开展活动、成立“爱心帮扶基金会”、及时收集和发布救助需求信息、联系救助单位和爱心人士,畅通日常受赠、筹集两个渠道,定期开展“旧物捐赠和置换”及资金救助活动,把社区打造成救助和服务社区弱势群体的“温馨家园”。社区按照低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等人群的需求分类建立爱心档案,做到情况清、底子明,有针对性开展服务。社区干部对社区106位空巢老人进行包保,除了平时经常性走访,节假日还对老人进行慰问等服务;针对社区残障人士的需要,社区医务室的专业医生免费为社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让其在社区就能得到康复照顾。同时开展残疾人创业培训,解决就业岗位2个;通过省民政厅购买的“爱邻联盟”服务,与区阳光社工服务社的专业社工一起开展活动,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送温暖和关爱;通过开展“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行动,对辖区因病致贫的家庭进行帮扶;为1位90岁高龄的老人申请高龄补助金、帮助2位特困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帮157位居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通过区政府和区民政部门提供救助和社区一系列的爱心举措,让辖区的困难群体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邻里互动,居民生活的和谐园


对有志愿服务小区意愿的居民进行登记,将139位居民按照兴趣组建了16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并在2015年的5月成立了徽州人家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以活动凝聚人心,使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据了解,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社区以及区阳光社工服务社一起每月通过组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来,逐步形成居民乐意参与、开创社区治理多元化的新格局。如“迎重阳·敬老人邻·里一家亲”爱心围脖温暖一冬活动、“邻里同乐·百家宴”活动、“相约邻里·唱响和谐”激情广场红歌大家唱等活动都深受大家伙的欢迎,极大程度上拉近了居民和居民、居民和社区的距离。
同时,社区依托社区警务室和老年协会自发组建的“义务调解队伍”、“夜间义务巡逻队”,健全了社区群防群治网格体系,至目前为止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起,调处率达100%,使社区治安环境更为和谐,也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愉悦精神,文化生活的娱乐园

设立“社区学校”。每月邀请相关部门开展法律、卫生、科技、文化、环保知识等方面的专题讲座;邀请辖区退休老师为辖区的孩子开展“建设美好家园,争做美好少年”教育讲座;每月开展“道德讲堂”,邀请“社区好人”、“道德模范”、“中国好人”讲述自己身边好人故事,以榜样的力量辐射居民像“好人”学习;聘请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学校老师、离退休老干部等担任社区志愿辅导员,在“四点半课堂”、“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开展书画培训、作业指导;不断扩大社区“农家书屋”藏书量和类别,通过多种渠道,先后征集图书10000多册,实行免费借阅,满足了不同类型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包保小区的共建单位一起建设社区文化广场、将“徽州区市民公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区居民公约”等内容放置在小区楼道内、外墙上,在绿化带内放置核心价值观的漫画、道路两边的路灯上安装文明创建宣传标语,使居民在出行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和熏陶;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并表彰“社区好居民”、“最美志愿者”、“美好家庭”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氛围。
看着越来越美的小区环境和越来越和谐的邻里关系,退休教师吴笑容的一句话道出了所有社区居民的心声:“在徽州人家小区生活,舒心!”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