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的最后一个周六,照例是徽州人家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日。没有通知,只有约定,26日一早,在职党员们手拿劳动工具,不约而同来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清洁家园迎中秋国庆
“楠楠,我们三人去那边捡。”“方阿姨,又带孙子来劳动啦?”一早,徽州人家小区的绿化带内除了在职党员们在拾捡垃圾,还有很多居民和小朋友志愿者在一起劳动。
据社区主任吴玉莹介绍,从去年6月份徽州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以来,从最开始仅有党员劳动辐射到现在社区居民也慢慢的加入志愿服务大军中来,最可贵的是,还有很多小朋友在区阳光服务社开办的‘四点半’课堂后,也争先当起了‘环保小卫士’,不但劝导家人不乱扔垃圾,而且自己也很早来社区参加劳动。
不到半天时间,志愿者们各认领区域的环境卫生得到很大的改善,让人眼前一亮。“小区卫生真的要靠我们每个人自觉遵守,人人都来参与小区建设,那么我们的人居环境就会更加美好。”参与志愿服务劳动的退休党员汪心振说。“是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有责,小家建设好了,社会这个‘大家庭’才会更加美丽。”老伴方芷萍附和说到。
在职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
看望社区独居老人
当天上午,来自徽州区住建委的在职党员们,拎着牛奶、月饼、油和水果来到徽州人家小区12幢2单元的吴肇芝家,看到党员同志来看她,74岁的老人非常激动:“现在的党和政府真关心我们老人,共产党好,共产党员好!工作这么忙还来看我”。在交谈中,住建委的在职党员了解了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等各方面的状况,并叮嘱老人在季节变化时要注意身体,行动要注意安全等。“自从去年老伴生病去世后,社区一直对我很照顾,经常上门看我;共产党每月给我田保和地保,基本生活不成问题;有医保看病也花不了多少钱!过节了,你们还像子女一样拿东西来看我,现在的社会制度就是好啊!”从旧社会一路走来的吴奶奶眼中闪着泪花说。
“握手告别,我能感受到老人那不舍的情绪,”在职党员吴四季说,“以后,我们会经常来社区看望他们这些独居老人、关爱他们。”
“确实如此,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每位老人真实的心声,我们社区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区阳光服务社开展的‘爱邻联盟行动’一起,就是想让大家参与志愿服务当中来,把敬老、爱老变成常态,让邻里友爱,守望互助。”吴玉莹表示。
情暖外来民工心
与此同时,区统计局的在职党员当天也看望了困难民工汪刚永和他的单亲孩子,据了解,汪永刚离异后,自己一人带着孩子生活,靠着做手艺养家糊口,加之现在油漆行业的不景气,生活也实在困难。这位由于孩子读书,从徽州区呈坎村来徽州区,并租了房子在徽州人家的汉子拿着在职党员送来的慰问品和慰问金感动的连声说,“社区和党员同志真好,他们对我们这些外来人员也是一视同仁对待。”
“我们社区把在职党员分成若干组,轮流为社区困难人群服务,把分散的爱心拧成一根绳,揉成一股力,聚沙成塔使社区困难人员得到了充分的关爱。”吴玉莹说。
社区留守娃 欢乐度中秋
徽州人家社区“四点半”课堂,留守儿童活动室内,社区和区阳光服务社为辖区的留守娃们过了一个别样的中秋佳节,课堂上除了常规的辅导功课外,还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经典诵读、猜谜活动,让孩子们在品尝社区和阳光服务社分发的月饼、水果、牛奶中,在寓教于乐的教学中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活动室内,空气透着快乐,留守娃们欢乐飞扬。“对于父母不在身边,而这个年纪的孩子又非常需要家长的关爱,我们社区会对他们加以更多的引导,”社区党总支书记吴玉莹说,“平时他们课外可以在社区学习手工制作、绘画、剪纸等各种特长,加之很多志愿者经常来看望孩子们,孩子们在关爱中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增多了起来。”
公益理发惠社区老人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服务日当天,恰逢徽州区阿利美发室店庆7周年,“本来这个月是准备全部员工都来社区为老人理发的,但是今天自己店里正好店庆做活动,加之周末,人特别多,所以就我们两人过来了,速度有些慢,还请叔叔阿姨们耐心等待下啊。”创办阿利美发室的负责人许利高正在和居民们解释着。“能上门为我们老人理发我们就很知足了,等等又算得了什么呀?!”74岁的赵大爷爽朗的说。“是呀,平时理发店去一趟都不容易,理一次发要10几元,现在这样专业的理发师来为我们老人免费理发,我们开心还来不及呢,我们愿意等。”
“我们这项服务在社区开展后,反响还是蛮好的,每次见到我们老人们都非常客气和热情,”80后的许利高开心的说,“帮助社区一些困难和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后,看见他们高兴的样子自己也由衷感到幸福,”停顿了下,小许真诚的说,“我们有个愿望,就是让全徽州区的70岁以上的社区困难老人都能享受到我们的服务,我们从理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们贴心的服务,温暖老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