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黄山茶有了“基因库”

2015-05-09 08:40:49
作者:谢国洪吴卫国
阅读:106
评论:0

经过15年的收集、异地移植保护,日前,徽州区建成全省首个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园,园内各种古老茶树千姿百态、造型奇特,令人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园位于潜口镇唐模玉屏山上,面积100亩。园内有各种古老茶树306棵,从全市各地山区收集而来,有野生大茶树、地方群体品种茶树,以及各种茶树突变体、稀有种和近缘野生种等,大多还“藏在深闺人未识”。

这些古老茶树个体大,最高的高度达4.8米,树冠直径最大达5.1米,与园内培育的新品种茶树相比,可谓鹤立鸡群。同时茶树树龄不仅老,而且跨度长,据专家考证,全部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最大树龄近400年。茶树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妙趣横生,有独树成“林”、万众一“芯”、一枝独秀,还有枝条弯曲如梅桩的奇曲茶,枝条如藤蔓的藤条茶等。

茶叶的类型也具有多样性,除了黄山大叶种茶外,还有红芽茶、黄叶茶和白茶。据介绍,这些古老茶树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通过从中筛选,可以培育出诸如高香、药用、适合机采、特早、抗逆等茶叶新品种,带动新兴的茶产业发展。

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园的建成,为黄山茶建起了一座基因库,成为了见证黄山毛峰悠久历史的“活化石”。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