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善恶相倚

2015-05-06 16:28:48
作者:韩加宁
阅读:101
评论:0
如果没有石县长的雅意,也就没有郁达夫的《屯溪夜泊记》了。

  郁达夫诸先生是为参加东南六省博览会而接受歙县县长石国柱的邀请来歙县的,只是由于郁先生一干文化名流不堪歙县旅店条件之差而来屯驻足。

  石国柱,安徽全椒人,民国政府1932年至1935年的歙县县长。他算得上是位儒雅之士,喜欢结交文化名流,喜欢干些与文化有关的事。1933年,他鼎力襄助方志学家许承尧先生重修《歙县志》,三年志成,其功难没。其后,他又履职休宁县长,任上,主持编纂了《休宁志》。就是这位热心于编志的县长,在1933年还干了另外一件大事,后人所编著的《徽州地区简志》里有这样的文字:“6月1日,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保安副司令汪汉、歙县县长石国柱制造‘小练惨案,’中共党员、群众40多人被杀害。”不知石县长是否是国民党人,但至少对于屠戮、剿杀共产党人,石国柱表现出了他的忠诚,立场坚定,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屯溪保安司令部的命令。他亲自带领县保安队,到歙休交界的东关茅岭(新潭乡东关村)堵截了中共党员及革命群众,并“全部剿灭,不留后患。”

  恶有恶报,解放后,石国柱被人民政府镇压了。罪有应得!

  人之初性本善!还有一句话“人是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人,真复杂!都说文化素质是人格形成的催化剂,还真不一定。

  善恶相倚,劣行吞噬良贵,复杂多变的矛盾人生,难以捉摸的多重性格,这样的人,古今中外,并不鲜有。

  谢灵运,中国山水诗鼻祖,他创作了诸多优美诗篇,给后人带来了美好的精神享受。其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绘画。除此之外,谢灵运还潜心研究佛学,是当时名极一时的佛学大家。按理,谢灵运浸润佛学之中,总会濡染淳化,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乖张暴戾、反复无常、言语刻薄、忘恩负义、奢侈浮华。其在会稽“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大肆毁林、毁地,没完没了,折腾得让人以为山匪而遭报官。门人桂兴,与谢的爱妾通奸,谢获悉后,丝毫没有恻隐之心,二话不说,手刃桂兴,佛家以“求善”、“爱人”为目标的伦理人格顷刻之间,被猩红的血液所覆盖、湮没。为遮掩这天大的恶事、丑事,谢与几位门人一起将桂兴的尸体抛入江中以毁灭罪证。这桩昧尽天良的“激情杀人”恶行,最终暴露。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谁会将这样的诗句与滴血的屠刀联系一起!

  希特勒,其罪行罄竹难书,但就这么个人,却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入过唱诗班,成人后以素描、水彩画见长,并凭此谋生。他热爱歌剧,在少年时代,几乎天天都在维也纳歌剧院里接受薰陶。

  希特勒除了最喜欢听德国作曲家华格纳和贝多芬的交响乐外,还有谁的呢去年,有人在莫斯科一处阁楼发现的一个木箱,有一百张当年希特勒自己珍藏的唱片,而其中竟有许多是犹太音乐家的作品。

  一个对犹太民族赶尽杀绝的人,居然那么热爱犹太音乐家的作品。

  能说他是附庸文雅能说他在追求真善美

  “音乐当使人的精神爆出火花”这是贝多芬的名言。这里所说的火花绝非假恶丑的火花!

  但,在希特勒的精神世界里所爆出的却是丧尽天良、疯狂暴虐之火花并以此点燃毁灭人类的熊熊烈焰!

  多么可怕!


  “人”字的结构,一撇一捺,如此简单,但全面认识、深刻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却多么艰难!石国柱、谢灵运、希特勒等等自幼都受过良好教育,却未成善果,所谓“三岁定七十”的俗戒毫无说服力。要说也只能说阶级属性、道德信仰、价值取向的判断、依从与层次,决定了每个人的抉择差异。石国柱对其主忠贞不二在关键节点上表现得冷酷无情;希特勒梦想以纯种亚利安人来统治人类,构建纳粹天下,无所不用其极,最终成了反人类的典型!

  向上向善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源,如何扬善抑恶,如何让人弃恶从善,是摆在人前、绕不开的重大命题!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