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歙县徽城镇南屏枇杷园的经济效益
歙县徽城镇南屏村位于歙县新安江畔,距徽州古城仅12公里,是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上的重要节点。村域面积约5.8平方公里,拥有1000余亩枇杷园,涉及农户400余户,主要种植品种是大红袍、白花,是徽城镇辖区内最大的枇杷种植基地,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农业经济来源。现就如何提升枇杷园的经济效益提出以下对策:
一、强化测土配方宣传和覆盖面,积极推广有机肥应用技术
1、歙县土肥站于2016年在南屏忠堡片组织开展枇杷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工作,在示范的带动下,广大农民掌握了科学施肥技术,现全村70%以上的农户都使用测土配方肥料,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平均每亩节本增效40~60元。同时,合理施肥优化土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经济和生态效益都较为明显。
2、南屏现有养殖户40余数户,沼气池10口,积极引导养殖户畜粪便通过发酵腐熟后施入果园;沼气户把沼液、沼渣浇灌枇杷园,它们都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每年通过有机肥的注入,既提高土壤肥力,疏松土壤,又提升枇杷的品质,。
二、强化科技投入,提高枇杷的品质和产量
南屏村在地势平坦的地块,引进57亩白花枇杷,作为科技示范基地,装设测温、卷膜、喷淋等自动设备,实现棚内枇杷亩均产量是山野的2倍多的目标。让枇杷大棚化,通过栽培技术控制枇杷生长发育的环境,克服冬春季低温的不利影响,稳定枇杷的产量和品质,大棚装设了自动化的卷膜、测温、测湿、喷淋设备,通过各种“小探头”调控枇杷的成熟期,延长枇杷的采摘周期。
三、以果为基,构建产业发展链
1、做强做优枇杷产业,是农民增收主要途径,南屏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信用户”模式为契机,选取信用等级好的经营主,通过流转土地,建立枇杷专业化种植基地150亩,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着力提高枇杷产品质量。
2、强化品牌意识,注册“水墨南屏”商标,设计枇杷主题包装盒,合作社集中收购、销售信用户的枇杷。同时,合作社可深加工为枇杷膏、枇杷罐头等产品,尽最大提高果农收入。
四、积极开发枇杷园与乡村旅游相融合
南屏村庄临水而建,山清水秀,碧波荡漾,山水相拥,风光旖旎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誉有“烟雨新安天然画,南屏晚钟经典歌”的美称。南屏村先后荣获 2023年9月进入安徽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每到枇杷收获季节,南屏村将举行“品枇杷之香甜,游山水之清静”活动,让游客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极致感官体验,每年都将有500人次亲自体验采摘带来的乐趣,给农户带来约3万余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