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近年来,溪头镇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引才、育才、用才三步走战略出发,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铺就乡村人才振兴新道路。
广开门路,绘就引才新蓝图。发挥乡情引才,抓住人才返乡探亲时机,以“线上”微信、电话联系,“线下”登门拜访、座谈联谊等多方式,与旅外人才拉家常、聊发展,以乡土情结加深不同领域人才回乡发展意愿。今年以来,已开展走访慰问、座谈联谊活动共10余次;搭建平台聚才,借力汪满田鱼灯、蓝田地质文化村等文旅平台资源,吸引学校、媒体等共计70余个团队来镇交流合作,并在汪满田鱼灯工坊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6所院校挂牌成立“实践教学基地”;动态摸排管才,聚焦乡村振兴工作,建立溪头镇乡村振兴人才库,动态管理,定期更新,截至目前,共掌握登记旅外人才、乡土人才等各领域人才共101人。
因材施教,筑牢育才强根基。搭建乡土人才交流集聚平台。聚焦乡土人才类别和产业发展需求,举办歙县滴水香茶旅文化节等特色产业活动,为茶菊产业制作人提供品茗品鉴、传统茶艺制作技艺展示机会;建立“企地”合作人才培育机制。由企业组织专家、学者和技术专员,针对镇域特色种植业提供种植技术、科学管理和收购等系统性生产服务,为乡土人才建立起完善的产业合作发展机制。以需求导向,开展各类人才技能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实践培训等方式,开展粮油生产、菊花管理、测土施肥等技能培训班,2024年以来,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5场次,培育农技人才260余人,精准培训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精准施策,拓宽用才新路径。发挥技能人才先锋作用,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载体,鼓励乡村“土专家”、“田秀才”主动为村民开展茶园管护和生产知识义务培训,并开展土地流转承包、溢价收购,提升茶园品质;发挥专家人才引领作用,与安徽科技大学、安徽省农科院专家人才在镇设立全国首个贡菊科技小院,提高菊花品质;发挥文旅人才推介作用,以溪头镇汪满田鱼灯特色IP为抓手,在中秋、国庆等佳节,组织鱼灯非遗人才赴上海、四川、海南等10余个省市开展汪满田村鱼灯巡演20余次,实现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推动农文旅联合发展,进一步打响汪满田鱼灯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