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山里的金石村,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和物件、建设全民国防教育研学基地、组织“绿水青山 红色金石”培训讲解……在皖南黄山市歙县三阳镇白石源村,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红色旅游日益红火,乡村发展充满活力。
守护一山一水间的红色足迹
深挖红色资源,以“馆”打造生动课堂,守护一山一水间的红色足迹。
革命岁月,南征北战,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革命遗址。三阳镇积极推动金石美丽乡村建设,收储闲置老建筑,盘点皖浙游击根据地区发生的大事、要事,以“党史大事记”的形式修缮打造“党性教育、党建活动”于一体的陈列馆。分别布展由“唐辉在白石源、恢复成立白石源党支部、宝善堂(发展党员的摇篮)、白石源村党员名单(1946-1949)、山上山下秘密联络点、战地医院的“药房”、游击队员的“物资库”等组成的皖浙游击根据地历史馆;由“生平简介、改名炳烛、‘斗保长’游戏、光荣入党、担任交通员、冒险送药、智救战友、旱南大捷、走向成熟、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等组成的洪炳烛烈士陈列馆,让承载着红色记忆的载体代代留存下去。
讲好一字一句间的红色故事
以“声”讲述红色故事,讲好一字一句间的红色故事。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流传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三阳镇乘势组建文旅办公室,以金石美丽乡村建设为序,以白石源红色遗址遗迹为线,撰稿“绿水青山 红色金石”讲解词,由该镇8名年轻干部、白石源村2名村干部组成红色讲解员队伍,将8个故事单元结合28个节点进行串联,带领回忆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
“叔,我不怕死。你跟我爸说,叫他们不要伤心,我死后会化为一盏灯,照亮许多人。”年仅22岁的洪炳烛烈士遗言。“尽管我未经历那段岁月,但是通过讲述洪炳烛烈士的事迹,确是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青年讲解员在讲解洪炳烛烈士事迹后感慨道。
传承一砖一瓦间的红色信仰
擦亮红色地标,以“雕塑”追忆革命精神,传承一砖一瓦间的红色信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讲好红色故事,重在体悟红色信仰,传承革命精神。金石村进村入口处的红色广场,一面鲜艳的党旗下,神态各异的五位战士,保持着“前进”的姿态,这就是“前进”雕塑,记录了革命战争年代,金石人民跟着共产党,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为迎来胜利一九四九年前进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金石村作为“第二批黄山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基地”,该镇常态化组织参加抗美援朝老军人、“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等,在“前进”雕塑前开展“党课宣讲”,让广大党员在接续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
少年强则国强,金石村作为“黄山市全民国防教育研学基地”,该镇常态化开展“雕塑下成长”系列活动,通过走进红色广场、红色展示馆、皖浙游击根据地历史馆、烈士广场等,让中小学生在“寻、看、访、思”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争做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