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2024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激发消费活力”。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帮助广大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乐享高品质消费,徽城市场监督管理所结合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工作中的热点内容,发布预付式消费警示。
一、什么是预付式消费:预付式消费是指消费者为了特定的商品或服务向经营者预先交付一定的费用,从经营者处获取载体,并依会员资格按次或按期享受商品和服务。
二、预付式消费“陷阱”常见模式:
(一)不按规定办理:商家不主动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只在办卡时以口头方式告知消费者办卡后享有的优惠条件,消费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种限制条件才“姗姗来迟”。
(二)限制延期申请:不少商家发放给消费者的充值卡设定了半年、一年或两年的有效期限,且到期后以各种理由拒绝为消费者办理延期手续。
(三)拒开消费凭证:商家在消费者付款后不按规定开具正规发票等消费凭证,消费者在后续维权时很难证明其已支付相应款项。
(四)服务难以兑现:经营者接受预付款项后虽然向消费者履行了义务,但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原约定或承诺不符,存在降低商品或服务质量、变相涨价、缩短消费时限、单方更改服务内容等情形。
(五)办卡易退费难:先付款后消费的模式,商家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一旦商家出现经营困难,就会出现关门跑路现象,消费者不易挽回损失,维权难度很大。
三、建议消费者:
(一)三思后行:消费者在办卡前,应查看相关证照,了解经营状况,尽量选择规模较大、连锁式或信誉高的商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经营者信息,或登录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查看经营者被投诉情况,降低消费风险。
(二)少储多次:消费者要结合自身需求、经济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适度理性消费、按需消费,不要贪图便宜大量购买或充值额度过大,对在短时间内大量发放预付卡、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时,更要提高警惕。
(三)签订协议:切记不要轻信口头说辞,消费者要不怕麻烦,向商家详尽了解预付式消费的使用范围、期限、功能、限制和退款条件等关键信息,协商内容要通过合同或服务协议进行明确,最后签字确认。
(四)保留凭证:建议消费者定期核对消费记录、剩余服务次数、充值账户余额等信息,在有效期内及时消费,每次消费后都要向商家索要消费明细,并做好消费记录,对交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据可依。
(五)及时维权:消费者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反映,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