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雄村古树故事之一:夫妻树

2023-05-24 19:17:41
作者:方传波
阅读:272
评论:0
文章导读: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珍品、绿色“活化石”,是文化的结晶和承载者,是一个地区历史见证和文明的象征。歙县雄村镇古树资源丰富,百年以上古树达46株,其中许多古树神奇而独特,流传着美丽动人故事。闲暇之余,撷取古树几株,说说它们的故事。在歙县雄村镇的一个自然村——谢村(现名:荃村),生长着一株从树干基部就开始

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珍品、绿色“活化石”,是文化的结晶和承载者,是一个地区历史见证和文明的象征。歙县雄村镇古树资源丰富,百年以上古树达46株,其中许多古树神奇而独特,流传着美丽动人故事。闲暇之余,撷取古树几株,说说它们的故事。

古树修复后 (1).jpg

在歙县雄村镇的一个自然村——谢村(现名:荃村),生长着一株从树干基部就开始分叉的两杈空心樟树,其胸围分别为570厘米和540厘米,树高23米,有古诗赞曰“上树摇荡凌云烟,下根磅礴达九渊”。

古树修复后 (2).jpg

古樟为宋初所栽,树龄达千年以上,千百年来屹立在新安江边,与新安第一岛“小南海”相对而望,历经风雨,饱经沧桑,斑驳的树身盘虬卧龙,像一位睿智的老者静观世事变幻,至今依然枝叶繁茂。树心空洞可容纳十余人,无论外面雨下的多大,树洞内就是滴水不漏,是船家小憩、路人歇脚、村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当地人称“夫妻树”,并视为“神树”而倍加呵护。

古树修复后 (3).jpg

古樟之下右边,有一块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由官府设立的《禁碑》,碑上记载的保护古树的禁止性事项极为明确,是安徽省目前发现的官方专为保护古树而设立的惟一禁碑,体现了古人保护古树、重视生态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禁碑是徽州先人养山护林,禁止乱砍滥伐,注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见证,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古代森林法。古樟因年代久远,设有《禁碑》,不仅引起了省市林业部门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也慕名前来参观考察。

古樟禁碑.JPG

2016年,该古樟在由中国林业网、国家生态网、美丽中国网共同主办的“寻找‘最美古树名木’”——第三届“美丽中国”作品大赛中,荣获“名木之秀”类作品优秀奖。


2018年11月县林业部门对古樟实施了枯死枝桠处理、树体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树洞防腐处理、安装通气桩及土壤改良等修复措施。同时,林业站做好日常监测,确保“神树”健康成长、四季常青、永葆生机。现今“神树”再披新绿、生机盎然,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变迁,守护着家家户户的平安祥和。

古樟修复前.jpg

《禁碑》内容如下:


钦加五品衔赏戴花翎署江南徽州府歙县正堂加六级记录十二次何为


出示永禁事,照得南乡二十八都三图(雄村旧称)谢村,河边有古老樟树壹株两杈,历年已久,素为保护堤岸。前据帅灶金等控荫禁砍,经本县便道诣勘,该树根蟠干老,高已数寻,洵属固堤利众。业于树下立碑,永禁砍伐,诚恐日久毁失,合再给示,並来龙一概永禁。为此,示仰该处附近居民人等知悉。嗣后该处□□(此处有两字已无法辨认)以及众姓,务各将该处古树並来龙之树,一例妥为保护。倘有贪利之徒仍敢强砍,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即严提到案,尽法惩办。本县言出法随,决不稍存宽贷,其各懔遵毋违,特示。


右仰知悉


    光绪二十一年十月  日示


给谢村河边古樟树下此处並更土名曰砥柱堤勒碑


永禁着即遵照


(作者:方传波)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