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金风送爽,秋阳和煦,秋意阵阵,走进“徽派盆景第一村”——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只见家家户户的盆景园里花农们正忙着浇水、换钵、修剪、造型等进行管护;有的正在起钵、包装、搬运、装车、销售……整个村庄处处是一派产销两旺的繁忙景象。
卖花渔村,原名“洪岭村”,地处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距歙县县城东南10公里。据载,唐末洪氏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因通往山外有一座蜿蜒高峻的山岭和村人姓洪,故称“洪岭村”。该村形如鱼,村头尖状如鱼嘴;村腰渐宽似鱼肚;村脚房屋向两翼展开,似鱼的剪刀尾。村人姓洪,喻水汹涌,鱼得水则生机盎然,故在鱼字旁加三点水,称渔村。又因村民世代以种花、培制花桩、制作盆景为业,卖花为生,遂称“卖花渔村”。
全村共有206户670多人口,90%以上栽种盆景,2020年销售盆景3万多钵,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年产值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同时该村拥有一大批制作盆景的艺人,其中国家级盆景大师3名,省级盆景园艺师12名。2017年该村被授予“传承徽派盆景杰出贡献奖”,是名副其实的盆景专业村。
接下来,该村依托盆景产业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建设“中国徽派盆景小镇”,集精品盆景、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户外运动和养生度假等为一体,走出一条“绿色+富民+兴旅”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