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学习和宣传。
教人者必须先教己,正人者必须先正己。只有教育者学有所获,才能教育别人,启迪别人。要组织关工委班子成员、“五老”、报告员、辅导员、学校老师等,采取自己学、集中学、讨论交流、举办讲座等形式,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增强感召力和影响力。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子大屏幕、标语、宣传栏、宣传图板、宣传橱窗开展宣传,进校园、进课堂,常流水,不断线,形成氛围,提高教育效果。
二、做到几个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与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与革命传统教育,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与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与“中华魂”读书活动,与“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与网吧监督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拓宽教育渠道,全面开展教育活动。
三、采取多种形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可以采取主题班会、报告会、演讲征文、歌咏朗诵、书画展览、参观走访、志愿服务、实践体验等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以提高直观和感观效果,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四、开展综合性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全面的、需要全社会参与。学校、社会、家庭,齐心协力,共同担负起教育责任。学校是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肩负着重要责任;社会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地,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五、开展评比表彰。
全国开展的评选“美德少年”已经几届了,各省、市关工委也相继评选。我县有几所学校的几位同学,先后光荣当选,受到表彰。“美德少年”的条件是“四好”: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好;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好;品德优良,团结友爱好;体魄强健,活泼开朗好。前些年,我县有的乡村评选新“三好”:在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孩子,社会上是好小公民。将“三好”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教育效果更好。许多学校开展“小小环保卫士”、“小小交管员”、“小小导游员”、“小小志愿者”,让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的某一个方面,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次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培养一种品质,健康快乐,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