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歙县宋村葡萄或将面临新的销售困境

2015-07-20 16:11:41
作者:吴玉莲 王世豪
阅读:322
评论:0

7月18日,记者一行来到歙县宋村葡萄基地,放眼望去都是塑料大棚,有采购商在村口收购,村民们或挑或扛,拿到采购处上秤计价。

口感不同 价格差异大

“这种批发的夏黑大概是4-5元一斤,还有一种口感较差的京亚品种只有一块五一斤,还很难卖出去。”宋村村书记吴云仪告诉记者,今年夏黑最早于7月4号上市,上市批发价为8元/斤,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但是较老品种京亚因为口感酸苦,价格下降较快,明年村民会将这部分老葡萄树种处理掉栽种新的品种迎合市场需要。

据吴云仪介绍,目前全村大概有1100亩葡萄种植基地,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销路来看,按照往年经验,村中葡萄的3/5将发往杭州、芜湖、上海等其它城市,本地消化的比例只占2/5。“我们外地销售的渠道是多年来慢慢打通的,本地消化的主要是各大超市和零售点,以及自驾游村民上门采摘。”吴云仪说,由于近年来全市三区四县葡萄种植户越来越多,本地市场几近饱和,自己更担心的是今年内销的市场,而制约内销市场出路的最关键因素还是路。

路太窄 车难进

当天记者乘车前往时,一路问询到宋村葡萄基地,驶过的公路都是村村通公路,路窄弯多。而且两旁葡萄种植户多,很多果农树棚兜售,还有三轮车就在路边交易,原本狭窄的路,变得更加难行。

“这条路我跟上级部门汇报了5、6年了,一直没有筹到资金动工。去年在原有道路上加宽了一点,但还是治标不治本,旅游大巴根本进不去。”吴云仪说,高铁通车,歙县北站离宋村只有4公里路,一旦公路打通,游客下了高铁就可以直达葡萄采摘基地,这对宋村葡萄采摘基地的发展将是飞跃性的。

果农只知栽种

随后,记者来到村民郑友芝家的葡萄园采摘体验。用白色纸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葡萄垂吊在藤下。

“要从纸袋下面撕开看看有没有熟透,再剪下来。”郑友芝一边指导记者一边采摘。今年郑友芝家中有2亩葡萄园,种了三个品种,夏黑、巨峰还有一种晚熟的红提。最早上市的是夏黑,已经上市过半,过几天巨峰就要上市,将会有更多的游客前来采摘。去年一年光葡萄一项的收入就有3万多元,在村中只能算中等。种植规模大的一年能有10几万元的收入。可是一旦滞销,对他们的打击,将难以估算。而当记者询问郑友芝是否担心今年葡萄滞销时,她却没有什么概念,因为今年葡萄刚刚开始,她相信只要自家的葡萄口感好,一定不愁卖。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