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金川乡长源村:昔日比楼房 今朝赛教育

2015-06-10 14:10:44
作者:胡利龙 李学军
阅读:218
评论:0

一座山挑着皖浙两省,山两侧各有一个规模相近、产业相似的小山村。6月6日,记者前往这两个偏远山乡探访——

“上山二十里,十里九道湾。”出了徽杭高速公路三阳收费站,车子拐上通往歙县金川乡的盘山公路。

金川乡坐落在平均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与浙江临安、淳安两县隔山为邻。长春坞与淳安县王阜乡的毕家源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村,两村相距3华里,都以茶叶和山核桃为主。“浙江人市场意识比我们强,过去我们都是卖原材料给他们加工,自己只能挣点辛苦钱。”村支部书记吕立山说,十多年前,大家对浙江邻居只有羡慕的份,盼着能有一天像他们那样住上亮堂堂的楼房。

长春坞坐落在一个山坳中,房前屋后、近山远岭满是山核桃树。漫步村中,水泥路平坦整洁,两侧基本上是新建的楼房。“以前我们村与毕家源的山核桃种植面积都只有100多亩,现在我们发展到1000多亩,林下套种茶叶、玉米,面积超过毕家源的一倍,去年村里人均山核桃、茶叶收入超过7000元。”吕立山说,现在70%的村民盖了新房,三分之一的农户买了汽车。

“盖新房已经不稀奇了,你猜猜我们村这几年出了多少大学生?”村民潘政法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近4年村里就出了17个大学生,其中多数是“211”高校。“以前我们穷就穷在没文化,不懂科技,现在大家日子好过了,对孩子读书都舍得投入。”潘政法说,乡里对考上大学的有奖励,乡村干部也与考生家庭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哪家有孩子高考,大家就一起张罗着帮忙干些农活,让家长安心照顾孩子。

从长春坞前行几百米,竖立着一块皖浙两省的界碑,这便是当地人俗称的“界牌岭”。车行几分钟,记者来到长春坞的浙江邻居毕家源村民组。

毕家源沿公路两侧而建,虽然许多房子有些年头了,但仍能看出这里村民当年的殷实。在村中,一幢新建成的四层楼房分外醒目,67岁的鲍云水正在院里拾掇着。见记者来访,老鲍停下手中的活,与我们聊了起来。(下转第二版)

“你们是安徽的吧?从金川过来?你们那边这些年山核桃发展得快,老百姓都富起来了,新房子现在盖的比我们这里还多。”

“还得继续跟你们学。你们这边也很不错。”

?“是的,我们这边财政投入比较多,基础设施比你们好。不过你们重视教育,不像我们这里孩子大了都出去经商务工。”老鲍自豪的言谈中也透出些许淡淡的失落。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