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手没有被抓到,不然又要去打狂犬疫苗了。”近日,家住休宁的徐女士有些苦恼,家里的宠物狗最近特别“活跃”,和她玩闹时一不留神就会伸出爪子。同时,家门口经常有其它狗光顾,也给徐女士带来一些担忧,“就怕它们会突然打斗,殃及路人。”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宠物伤人事件易发生。6月2日,记者走访了黄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一位张姓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我市被宠物抓咬伤的市民有8000多人次,特别是从五月份开始到当年的十月份,被宠物抓咬伤的市民人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每月均有增加,而到夏季,人数会达到最高峰。
工作人员表示,白天主人不在家,紧闭的门窗使室内温度增高,关在家中的宠物易烦躁不安,“天气转暖,发情期的宠物容易躁动,比较活跃,容易伤人,同时市民在春末夏初开始穿得少了,皮肤暴露的机会增加,容易受伤。”
被宠物抓咬伤,越早就诊越好。“狂犬病毒为嗜神经性病毒,会沿着神经元、神经末梢向中枢神经蔓延,肢体咬伤的发病时间稍长,头面部咬伤的可能一两天内就会发病,需要及时处理和就诊。”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被咬伤出血属于三级暴露的,光接种疫苗还不能保证安全,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迅速地中和伤口内的病毒含量,降低发病率、延长潜伏期,能在注射后就起到保护作用。
“目前,我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每年供应中心城区和三区四县各家医院犬科门诊的狂犬疫苗大约8000人份,市民在全市106个接种点和8个疾控中心都可以接种狂犬疫苗。”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一旦被狗(猫)等动物抓咬伤,可先自行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并立即到有犬伤门诊的定点医院和疾控中心进行治疗和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