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歙县法院按照上级法院“三化年”活动要求,圆满完成库存档案著录工作,实现电子诉讼档案数据迁移和历史库存档案数字化处理,为法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该院于2014年7月正式启动档案数字化扫描和著录工作,对1949年至2015年5月全院诉讼、文书、会计、基建、司法鉴定等历史库存档案基本实现档案数字化。扫描的档案画幅达70万余页,基本已实现法官、群众和当事人的电脑信息查询和借阅,确保档案调取“零等待、零差错”。
一是认真谋划合理统筹扫描、著录工作。将历史库存档案数字化处理和电子诉讼档案数据迁移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按照审判管理“三化”活动年的部署和年度考核要求,档案室率先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库存档案数量种类、年代分布,各部门随后组织开展全面清理和移送归档,推进档案数字化提供基础数据;订立外包服务合同,由服务公司派驻工作人员负责扫描录入,法院档案管理人员负责验收监督,共同协作组成专业化队伍,积极完成档案扫描录入。
二是注重过程监督提高档案著录、整理质量。坚持“日检查”与“周验收”相结合,档案管理人员每日进行“日检查”,检查著录各种数据和质量,及时发现改正著录中存在的问题,对验收过程中发现错别字、档案类别录入错误、备考表未添加等问题立即退回整改,确保著录后的数字档案信息准确,做到实体卷宗与电子卷宗的完整统一。做好“周验收”,由档案管理人员根据每周著录、整理情况进行集中复查,及时汇总著录、整理数量、工作进度等。
三是科学管理促进档案数字化成果应用。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备份系统,采取光盘备份、移动硬盘备份双重备份模式,确保档案管理系统及数据信息的绝对安全。并将所有数字化档案数据全部迁入通达海档案管理系统,促进全院档案数据资源深度整合、高效共享。 (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