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歙县论坛|商务合作:0559-2621317

歙县论坛

歙县土地流转“地生金”

2015-05-18 08:41:07
作者:江伟民 吴志桥
阅读:96
评论:0

  随着众多家庭农场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崛起,歙县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村山坞抛荒田地恢复了耕作,同时也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土地流转“转”出新活力。

  有田没人种怎么办庄稼成熟了收割不了怎么办歙县王村镇王村村的三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给出了答案。这两天正在田里抛秧作业的当地村民项翠英,已经68岁,子女都外出打工,她家4个人的土地,就她一个人干,要是没有合作社的帮助,根本忙不过来。作为三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员,现在她不仅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挣钱,同时自家的稻田还可在合作社的帮助下统管、统收,产生了效益的同时还节约了成本,最关键的是解决了她劳力不足的难题。“有了合作社,我一个老太婆也能种一家人的地了,一亩田的管理费用也就300元左右,特别划得来。”项翠英一见到记者,就高兴地介绍起来。

  记者了解到,像项翠英这样由合作社对农田进行统管统收的农户,王村村就有80多户,纳入统防统收的田地就有200多亩。

  今年45岁的丰鹏进,是三合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介绍,走合作之路,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合作社不仅要解决劳动力不足这一现实难题,更主要的是要带领大家在种植水稻上走绿色生态之路。

  在歙县许村镇前村村百亩芍药基地里,已届花甲之年的村民程志广正在基地挖沟起垄,进行田间管护。程志广介绍,自家的土地流转了出去,一亩地一年能拿200元的租金,自己也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一天工作6小时,月收入有1500元,加上年底红包,一年将有2万多元收入。

  据了解,歙县是农业大县,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劳动力缺乏。而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不但让难题迎刃而解,而且在土地的整合和流转中产生了巨大效益。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家庭农场90多家,流转土地3万多亩;专业的合作社500多个,抛荒土地中产生的效益达6000多万元。

说两句吧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

论坛新帖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歙县大小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掌上操作 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