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深渡镇立足资源优势,做好人的文章,以环境风貌整治为突破口,打造区域特色,加快建设村庄优美、百姓富裕、社会和谐的美好乡村,在新安江畔描绘了一幅山青水绿民富溢乡愁的亮丽画卷。
突出规划先行,描绘发展蓝图。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乡村特色,高标准编制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邀请有资质的规划机构,在对美好乡村示范村村情民情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编制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中心村的覆盖和辐射区域、受益人口等注重整体谋划、分步建设,留出发展空间,形成中心村庄的集聚效应。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大家谈”活动,规划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规划初稿通过公示征集修改意见。同时,为体现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旦编制完成,则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变通。
突出党旗引领,夯实组织基础。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完善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努力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依托“两个工作站”场所,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畅通“最后一公里”,构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新常态。镇党委加大对党员的培训教育力度,努力培养一批适应美好乡村建设要求的实用人才,重点培养一批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复合型人才。
突出基层民主,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人为本,选举产生美好乡村建设理事会。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推选出组织协调能力强、勤恳干事、不怕吃苦、公道正派、甘于奉献、德高望重的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担任理事会成员,理事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1人,理事若干人。理事会主要负责组织和协助美好乡村建设的政策宣传、项目实施、资金管理、规划制定以及村庄日常环境卫生管理、公益设施管护等,广泛收集村情民意,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倡导文明健康和科学向上的生活方式。
突出环境整治,扮靓村庄风貌。以“农村清洁工程”和“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契机,完善村庄环卫基础设施,配齐保洁员,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兴建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3处,使生活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新安江良好水质。开展村庄环境集中整治,对影响村容村貌和占用道路的柴棚、猪圈、旱厕、粪缸等杂乱、不和谐建筑物进行集中拆除,极大改善了村庄的居住环境。
突出特色彰显,保持原汁原味。千村一面的美好乡村缺乏生机和活力,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该镇深挖自身资源,着力做好特色文章。根据村庄格局和山水脉络,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杜绝各种大拆大建,让美好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安江沿线示范村均砌筑块石结构的生态护岸,预留绿化景观带,兼具防汛和美观功能。加强改徽建徽,完成新安江沿线村庄改徽500余幢,村庄整体风貌更加协调,徽风皖韵的水乡风情扑面而来。
突出产业支撑,促进百姓致富。美好乡村的村庄风貌要美起来,老百姓的钱袋子更要鼓起来。通过发展适宜的产业推动百姓致富,同时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发展旅游服务业,鼓励兴办“农家乐”,举办“农家乐”培训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引导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苗木、生态养殖、枇杷种植等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潭枇杷”特色产业,推进万亩枇杷园标准化建设,实行产业化经营,做优“三潭枇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