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2:34
徽州人善歌舞,东晋时新安歌舞就已蜚声海内。明代徽州人对戏剧的嗜好尤甚,各地族社每借祭祀仪礼、婚丧喜庆之际,聚众演戏,甚至在诉讼之后也有罚戏的习俗。徽州在外埠的富商,常以声伎相随,列歌舞、宴宾客。由于徽州戏剧活动较为普遍,观众主要是村镇平民,艺人在演出时,对曲词中那些高深典雅的戏文,往往予以改造,力求...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2:19
徽剧,渊源于明代的“徽池雅调”。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弋阳腔流传到安徽青阳,贵池一带,与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调相结合,创造了新腔,形成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青阳腔;青阳腔又受到民间山歌小调和昆曲的影响,长期发展而形成今天的徽剧。其特点是:滚白滚唱,不仅让戏曲中的人物有倾吐内心积郁与激愤等感情的广阔余地...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2:02
起源 徽剧是明代中晚期至清初,在“徽州腔”基础上,经过多方吸收当时流行的优秀戏曲艺术,逐渐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当地群众称它是“老徽调”或“徽班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徽剧”。 明正德(1506~1521年)之后,徽州、池州、安庆一带,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徽商的崛起,渐渐形成为皖、赣一带的经...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1:44
祁门自古崇尚医学,医风昌盛,名医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祁门史载名医190余人,医书40余部250多卷。尤其明清之际,祁门先后共出过21名御医,涌现一大批医学大家,不但享誉当世,而且名播海外,影响深远,为全国所罕见,故祁门有“中国御医之乡”之美誉。 御医,是中国古代为皇帝,包括皇宫贵族、大臣提供医疗服务的...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1:20
辛夷 辛夷,又名望春花,木笔花,辛,温,入肺、胃经。功效:祛风,通窍。主 治: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牙痛。以休宁县最多,年产量在160担左右。最大的辛夷树在西田乡阳台村,有四株身围6米,树高18米,覆盖面积达2亩多地,每年可产干花100多公斤。树龄已有500多年。 贡菊 徽菊,气清香,味甘、微苦。 功效:...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0:51
新安医学概况 新安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的著名流派。它肇自北宋,盛于明清。自北清未,新安医家有540余人,其中225人撰、辑医学著作460余部,其中部分医籍东传朝鲜、日本。著名医家有北宋的张扩,南宋的张杲,元代的程汝清、王国瑞,明代的程充、汪机、吴正伦、吴昆,清代的程正通、程林、汪昂、吴谦、郑梅涧...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0:28
当年的徽菜,由于红烧是一大类,而红烧的"红",表现在使用酱油上。徽州的酱油是黄豆制成的,保存本色。炒菜用油是自种自榨的菜籽油,并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温炖,有柴禾的急烧,有树块的缓烧,是比较讲究的。传统中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有徽州的特殊条件。 当徽菜走向全国之后,仍然保持重色:调色之功;重油:...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0:15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徽菜的形成、发展与徽商的兴起、发迹有着密切关系,徽商史称"新安...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0:09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徽菜的形成、发展与徽商的兴起、发迹有着密切关系,徽商史称"新安...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19:59:42
古往今来,在世人眼里,商人总是唯利是图的,他们的眼里只有经济利益,其他都可以退其次。“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这句传唱千古的诗句似乎印证了商人逐利的本质。然而,徽商却是个例外。尽管在商言商,但贾而好儒的徽商大都能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经商,主张以仁为本、重义轻利、以义获利、至诚至信,在赢得财富的同...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19:59:28
徽商在南宋崛起之后,到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和晋商并举的一支劲旅,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尤其是在盐茶业贸易方面,徽商独执牛耳。康熙、乾隆年间,“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徽商进入鼎盛时期,直到清末,徽商才开始走向没落。 绩溪...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19:58:37
徽商的形成 唐代,祁门茶市十分兴盛。南唐,休宁人臧循便行商福建。宋代,徽纸已远销四川。南宋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的一半,人称“祝半州”。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商人还在徽州...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19:58:15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成“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成商人集团之总称。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全文
2022-09-13 15:24:01
大美歙砚 不雕胜雕—访千年名铺枕石阁阁主柯崇2022年7月17日,一个盛夏的早晨,笔者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位于歙县徽州新天地的千年名铺“枕石阁”,访问中国著名砚雕艺术家柯崇。生于徽州、长于徽州的柯崇,头发微微发卷,眉宇间一种莫名的睿智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敬佩。柯崇大师外表沉稳,其谈吐朴实,举止文雅,和颜悦色,聪...全文
2022-08-30 21:53:26
徽州石砌技艺...全文
2022-08-29 23:36:57
纸扎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它起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祀祭活动,以后逐渐成为庆祝节日的一种民间装饰艺术。 徽州纸扎的起源发展也与民间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也是与原始社会以来墓葬殉葬俑的发展和演变相关,人们用丧俗的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对世人来说能起到安慰和调节伤感的作用。徽州纸扎是一种融绘画、剪纸、...全文
2022-08-29 23:25:35
据考证,歙县汪满田的烟丝曾在乾隆年间被御封贡品。相传汪满田烟丝之所以成为贡品,与著名的“纪大烟袋”纪晓岚有很大关系。纪晓岚与徽州人士交往频繁,受徽商影响颇深。徽州人汪由敦乾隆年间掌管吏部。一日,纪晓岚登门拜访,汪由敦拿出同宗亲戚汪满田所制烟丝。纪晓岚品尝后大为赞叹,与汪由敦共同和诗一首:“物华徽州草...全文
2022-08-29 23:24:49
简介黄山贡菊也称“贡菊”、“徽州贡菊”,又称徽菊。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盛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广大地域。主产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之间,盛产于休宁县兰田、南塘等地,其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品质优良,色、香、味、...全文
2022-08-17 00:17:44
徽州三雕(砖雕)2006年徽州三雕(砖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徽州砖雕源自于汉代的画像砖,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总共有选坯、画稿、打坯、雕刻、刻细、开脸、修补、拼接安装八道工序。以翎毛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为题材,广泛用于徽派风格的门楼、门套、屋顶、柱础、屋瓴等处。徽...全文
大谷运之歌2022-08-01 23:48:19
大谷运之歌诞生记 文 / 柯伯清 (安徽黄山) 2022.04.26 两年前,在挚友叶胜利老师的邀请下,前往歙县东乡大谷运岱岺南云山游玩,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作为这片生养我的热土,我深深地热爱和崇敬。当即相约,合作写一首歌颂大谷运的歌曲,宣传大谷运,让更多的人知道大谷运,发展大谷运的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为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