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30 17:08:39
庭院里的柿子树(程剑飞)昨天回家过中秋,看到院子里那棵老柿树又生了一些灯笼柿,衬着黑的瓦、灰的墙,甚是好看。一阵风儿吹来,柿子在树梢晃晃悠悠,将我的思绪一下带回到过去。 父亲说院子里的柿子树是我爷爷年轻时候亲手栽下的,一直对这棵树精心呵护,直到它开花结果。我儿时的记忆里,这棵树已经很茂盛了,就像一个人...全文
2023-09-27 15:44:25
金声玉德歙州砚 作者:陈发祥 纸、墨、笔、砚,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房四宝,属书房不可或缺的清供,尤其砚台更为文人雅士所青睐。唐元和年间,著名书法家大家柳公权在《论砚》一文中把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列为全国四大名砚,其中,唯有澄泥砚为陶质砚,其他皆为石砚。 歙砚石质优良,色泽曼妙,莹润细密,因涵“坚、润...全文
2023-09-24 17:05:06
又是一年桂花香日子总是过的很快,不经意间,阳光褪去了刚烈而变得温柔起来,早晨已能感受到丝丝凉意了。照例按时起床,一路慢跑来到公园。突然,一阵淡雅的清香钻进我的鼻孔,熟悉而清新自然,让人忍不住深吸两口,顿觉心旷神怡,香彻心扉。寻香而觅,在长廊的尽头,一株桂花正在悄然盛开。噢!又是一年秋天至,在这个丰收...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6:50
歙县古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歙县古城徽城历史悠久。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东汉末年,乌聊山有毛甘故城。宋《太平寰宇...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6:09
柯村(今属黟县),位于皖南黟县、祁门、石埭、太平(今黄山区)4县边陲,山高林密,峰峦叠嶂,道路崎岖,交通闭塞。1934年8月,中共太平中心县委在柯村周围方圆百余里的区域内领导了一起农民暴动,通称“柯村暴动”。 1934年“夏大旱,秋收不及五成”。农民饥火烧肠,挣扎在死亡线上。而以柯村胡炳希为头面人物的一帮土豪劣绅...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5:44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对我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军事“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依靠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推行“左”倾冒险主义,战斗节节失利,中央革命根据地一步步失陷。 1934年7月,为了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冲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央苏区的红七...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5:25
“七·七”事变后,大片国土沦于日寇之手,沿海大部分工业毁于战火,成千上万的失业工人和难民流亡内地。面对这种情景,上海各界爱国人士胡愈之、徐新六以及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和埃德加·斯诺等为了动员后方人力、物力从事工业生产提供军需民用物资,支援抗战,共同发起筹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 ( 简称“工合” ) 。艾黎在...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5:02
陈毅驻舍会山旧址位于祁门县祁红乡永胜村舍会山组15号。1985年10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7年12月初,陈毅同志从南昌出发来到祁门舍会山,到达舍会山的当晚,召开了皖赣特委会议,陈毅作了《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向到会的王丰庆、李步新等人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4:37
文堂革命烈士墓位于祁门县闪里镇文堂村张村坦。墓中安葬的是时任祁门县委委员、县人民武装部长王瑞和祁门县第五区委会区委书记赵银波等六位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 1949年7月10日,县人民武装部长王瑞率工作组下乡征收公粮,一行三人遭武装土匪袭击后光荣牺牲;7月11日,区委书记赵银波等三位革命战士遭武装土匪袭击...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4:1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南石屋坑是皖浙赣边红军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时任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等同志在这一带领导皖浙赣边区三年游击战争。当时斗争十分艰苦,敌人多次对根据地进行残酷“清剿”,实行“移民并村”、“五家连坐”。然而,敌人的疯狂并没有吓倒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没有动摇皖浙赣边人民与红军鱼水般...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2:34
徽州人善歌舞,东晋时新安歌舞就已蜚声海内。明代徽州人对戏剧的嗜好尤甚,各地族社每借祭祀仪礼、婚丧喜庆之际,聚众演戏,甚至在诉讼之后也有罚戏的习俗。徽州在外埠的富商,常以声伎相随,列歌舞、宴宾客。由于徽州戏剧活动较为普遍,观众主要是村镇平民,艺人在演出时,对曲词中那些高深典雅的戏文,往往予以改造,力求...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2:19
徽剧,渊源于明代的“徽池雅调”。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弋阳腔流传到安徽青阳,贵池一带,与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调相结合,创造了新腔,形成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青阳腔;青阳腔又受到民间山歌小调和昆曲的影响,长期发展而形成今天的徽剧。其特点是:滚白滚唱,不仅让戏曲中的人物有倾吐内心积郁与激愤等感情的广阔余地...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2:02
起源 徽剧是明代中晚期至清初,在“徽州腔”基础上,经过多方吸收当时流行的优秀戏曲艺术,逐渐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当地群众称它是“老徽调”或“徽班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徽剧”。 明正德(1506~1521年)之后,徽州、池州、安庆一带,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徽商的崛起,渐渐形成为皖、赣一带的经...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1:44
祁门自古崇尚医学,医风昌盛,名医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祁门史载名医190余人,医书40余部250多卷。尤其明清之际,祁门先后共出过21名御医,涌现一大批医学大家,不但享誉当世,而且名播海外,影响深远,为全国所罕见,故祁门有“中国御医之乡”之美誉。 御医,是中国古代为皇帝,包括皇宫贵族、大臣提供医疗服务的...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1:20
辛夷 辛夷,又名望春花,木笔花,辛,温,入肺、胃经。功效:祛风,通窍。主 治: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牙痛。以休宁县最多,年产量在160担左右。最大的辛夷树在西田乡阳台村,有四株身围6米,树高18米,覆盖面积达2亩多地,每年可产干花100多公斤。树龄已有500多年。 贡菊 徽菊,气清香,味甘、微苦。 功效:...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0:51
新安医学概况 新安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独树一帜的著名流派。它肇自北宋,盛于明清。自北清未,新安医家有540余人,其中225人撰、辑医学著作460余部,其中部分医籍东传朝鲜、日本。著名医家有北宋的张扩,南宋的张杲,元代的程汝清、王国瑞,明代的程充、汪机、吴正伦、吴昆,清代的程正通、程林、汪昂、吴谦、郑梅涧...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0:28
当年的徽菜,由于红烧是一大类,而红烧的"红",表现在使用酱油上。徽州的酱油是黄豆制成的,保存本色。炒菜用油是自种自榨的菜籽油,并使用大量木材作燃料:有炭火的温炖,有柴禾的急烧,有树块的缓烧,是比较讲究的。传统中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有徽州的特殊条件。 当徽菜走向全国之后,仍然保持重色:调色之功;重油:...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0:15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徽菜的形成、发展与徽商的兴起、发迹有着密切关系,徽商史称"新安...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0:09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安徽风味",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今安徽歙县一带),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由于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徽菜的形成、发展与徽商的兴起、发迹有着密切关系,徽商史称"新安...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19:59:42
古往今来,在世人眼里,商人总是唯利是图的,他们的眼里只有经济利益,其他都可以退其次。“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这句传唱千古的诗句似乎印证了商人逐利的本质。然而,徽商却是个例外。尽管在商言商,但贾而好儒的徽商大都能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经商,主张以仁为本、重义轻利、以义获利、至诚至信,在赢得财富的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