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6:50
歙县古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歙县古城徽城历史悠久。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东汉末年,乌聊山有毛甘故城。宋《太平寰宇...全文
黄山市人民政府2023-09-23 20:06:09
柯村(今属黟县),位于皖南黟县、祁门、石埭、太平(今黄山区)4县边陲,山高林密,峰峦叠嶂,道路崎岖,交通闭塞。1934年8月,中共太平中心县委在柯村周围方圆百余里的区域内领导了一起农民暴动,通称“柯村暴动”。 1934年“夏大旱,秋收不及五成”。农民饥火烧肠,挣扎在死亡线上。而以柯村胡炳希为头面人物的一帮土豪劣绅...全文
江伟民2022-07-31 08:11:37
壬寅大暑,我们结束了湖田山小溪流域的行走,重返昌源河主流之上,紧邻杞梓里村的中国传统村落齐武村落入探访视野。齐武村宋时建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其中有关齐武村名的由来,东台方谦泰茶号,百丈普安坝,20余姓氏杂居的村落文明,以及数十幢之多的明清古建,也就成了我们探访的重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齐武的名头大...全文
2019-09-14 19:56:59
北岸镇五渡村始建于宋朝景德年间(1004-1008),有彦威公自古睦州迁居歙州瀹坑。传10世,至千五公迁居唐川。唐川自然村以方姓为主,占97%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徽州宗族聚落。唐川村建村之初没有村名,因村后山坞名塘坑,借以名之。又因其俗气,后雅化遂称唐川,沿用至今。自始即属徽州府歙县,民国年间属深渡区大阜乡和平保,解...全文
黄山日报2019-04-02 21:31:32
在中国,仰氏是个人口较少的姓氏,百家姓里摆不上位置,但在明人编纂的《新安名族志》中,却有一席之地,为新安九十二名族之一。担纲主编《流风遗泽》一书的陈平民先生在微信群提到了歙北仰村仰氏,但不知仰村具体所在。而笔者知之且认识仰村仰氏裔人仰时威,遂为之牵线寻访。 仰村在徽城北五里许,车行很快即到。我们先在...全文
2017-05-08 13:28:52
汪懋麟(1639~1688),字季甪,号蛟门,徽州休宁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撰述最富;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和《遗稿》及《锦瑟词》等。汪懋麟少时从王士祯学诗,才气横溢,又工填词;早期的诗作汪洋恣肆,绚烂多彩;归里后,文字稍抑锋芒,但愈见隽永。 汪懋麟嗜...全文
2017-05-08 13:27:00
程梦星(1678~1747),字伍乔,号洴江,又号茗柯、香溪;徽州歙县岑山渡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程梦星喜爱琴棋书画、填词谱曲;他擅长作诗,雅好李商隐诗且重为笺注;《四库全书总目》云:“其诗略近剑南一派,而间出入于玉溪生。词亦具南宋之体……。”著有《今有堂诗集》及《茗柯词》等。 “谁...全文
2017-05-08 13:26:07
方成培(1735~1808),字仰松,号后岩,别署岫云词逸,徽州歙县环山人。《安徽通志稿》记载他:“幼病弱,日在药间,遂闭户习医,解道家养生术……耻赴童子试,博览经传及诸子百家,尤肆力于倚声。”方成培精通音律,酷爱戏曲;尤以《雷峰塔传奇》最为著名;他方精诗尤擅词,一生著作甚丰;有《文仰松词榘存》、《香研居词麈...全文
2017-04-19 17:07:48
点击购买 西干大方茶西干大方茶 《旧五代史》记载“乾化元年十二月,两浙进大方二万斤”,两浙为浙江东道和浙江西道,歙州属浙江西道,可知当时大方茶产区不限歙州(本处大方即为:大方茶茶种)。扁形大方茶,传说是明隆庆年间(1567—1572)僧大方创制于歙南老竹岭,与创制休宁松萝茶为同一僧人。而沈周《书岕茶别论》记载...全文
2017-04-18 09:46:19
歙县大方茶 《旧五代史》记载“乾化元年十二月,两浙进大方二万斤”,两浙为浙江东道和浙江西道,歙州属浙江西道,可知当时大方茶产区不限歙州(本处大方即为:大方茶茶种)。扁形大方茶,传说是明隆庆年间(1567—1572)僧大方创制于歙南老竹岭,与创制休宁松萝茶为同一僧人。而沈周《书岕茶别论》记载当时享誉名茶有“新安...全文
2017-04-18 09:42:25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佛教盛行,历代名僧无数,有以佛教为主闻名(译经、讲解、取经、传法之类),也有以非佛教为主闻名(比如道佛结合、诗书画、科学、政治之类)。本博文兼顾全面,按年代排序,以贡献性、知名影响性、特色性、唯一性来选取,如取经的除本博选取外还有鉴真等,禅宗传法的还有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全文
柯立泉2017-04-03 11:00:13
据《竹溪柯氏家谱》(明)、《新安柯氏宗谱》、《水竹坑柯临久家谱》及《许德员隐居徽州》等资料记载:公元一三六三年秋,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失败后,陈之谋士许德员逃难到徽州,隐居于歙县水竹坑 (竹溪)村东蔡水林山中石屋下,得到村人柯双童的资助与保护,三天两头以上山打柴的名义,为许送衣物食品、纸张笔墨。许...全文
汪太戈2017-04-03 10:58:56
陶行知(1891——1946)和柯庆施(1902——1965)都是徽州歙县人,陶长柯11岁。陶的老家在歙西距城4公里的黄潭源村,柯的老家在歙南距城45公里的竹溪村,也称水竹坑村。1914年,当陶行知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时,柯庆施也正从他父亲柯日昌(字临久)创办、并亲任校长的竹溪继述初级小学毕业。陶随即飘洋过海,到...全文
柯宏胜2017-04-03 10:56:39
2014年8月10日,安徽柯氏宗亲联谊会暨安徽柯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柯芳春率领团在结束对歙县水竹坑的调研访问之后,在柯宏胜的提议下,决定到歙县县城去拜谒柯庆施的墓。参加这次拜祭的安徽柯氏文化研究会的成员有:柯芳春、柯皖宜、柯韵徽、柯新亮、柯宏胜、柯雪中、柯友启、柯裕平等。 我们一行在柯庆施的侄女、黄山市人民政府...全文
2016-09-19 10:44:13
歙县境内,万峰攒簇,溪流清澈,乔木菁葱,特产颇多。南宋时期,商人出贾四方,以山核桃馈送各地亲朋,颇受赞誉。元代世道纷乱,百姓背井离乡,生活潦倒,菜粟不继,何论美味! 元末,朱元璋部大将邓愈、胡大海占领徽州,加筑城墙,以为根据地,东征张士诚。风雨连绵,秋寒料峭,士兵多患肺病,咳声不绝。邓愈遣使者赴石门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