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切实有效提升基层监督工作,很多地方都已深入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开展监督,但是笔者认为,“线下”监督什么、“线上”如何监督的机制还没有进一步健全完善,严重影响监督质效,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一、要“全程监督”。目前镇村两级都建立了监督+网格体系,但是真正实现对村级工作的监督还是停留在以乡镇纪委监督为主层面。村级监察联络站的工作职责、监督内容和村事乡审预审事项流程均已粘贴上墙,但因村级监察联络站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年龄偏大,精力有限等影响制约,导致他们对监督内容理解不深不透、时感监督“无从下手”等问题依然存在。所以要加强村级监察联络站的履职能力,细化村监委会监督的步骤,让村监委会发挥“全程监督”的作用,把好用权“方向盘”。
二、要“靠前监督”。把监督挺在前面,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督促解决,避免问题发生以后再后知后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通过建立村级监察联络站,选聘村级监察联络员,弥补了“靠前监督”的空白,但是村级监察联络成员的作用发挥与群众期盼和现实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空间。要制定相关制度,完善考核机制,让村级监察联络员作用最大化,实现把问题消除在家门口。
三、要“科技监督”。随着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建设宣传推广和深入推进,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时时查阅村级“三务”(村务党务财务)资料,扩大了群众监督的方式。但部分镇直相关部门和村仍然存在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不规范、公开时间不及时等各种情况,影响了“科技监督”的效果。这就需要强化镇村对“科技监督”的认识,要及时、定期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不规范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把政策项目晒在阳光下。(作者/谢晨凯)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