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论坛资讯

徽州茶人小传:方成培

2017-05-08 13:26:07   来源:   浏览:55797 评论(0
[摘要] 方成培(1735~1808),字仰松,号后岩,别署岫云词逸,徽州歙县环山人。《安徽通志稿》记载他:“幼病弱,日在药间,遂闭户习医,解道家养生术……耻赴童子试,博览经传及诸子百家,尤肆力于倚声。”方成培精通音律,酷爱戏曲;尤以《雷峰塔传奇》最为著名;他方精诗尤擅词,一生著作甚丰;有《文仰松词榘存》、《香研居词麈

   方成培(1735~1808),字仰松,号后岩,别署岫云词逸,徽州歙县环山人。《安徽通志稿》记载他:“幼病弱,日在药间,遂闭户习医,解道家养生术……耻赴童子试,博览经传及诸子百家,尤肆力于倚声。”方成培精通音律,酷爱戏曲;尤以《雷峰塔传奇》最为著名;他方精诗尤擅词,一生著作甚丰;有《文仰松词榘存》、《香研居词麈》、《听奕轩小稿》等。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以《白蛇传》名称列出后,名优、艺人争相演出,观者无不叫绝,成了中国戏剧舞台上的传统剧目。然而,方成培《雷峰塔》戏中所描写的茶的应用、功效以及茶与女性休闲生活的情境,却是值得一读亦值得研究。在《雷峰塔》第十二出“开行”中,方成培就直接将茶融入到情节之中;“曰逢黄道喜开张,席列财神相。一会价整整斋筵,烨烨银钍,净净仙茶,馥馥高香。”这里所描写的茶,是为了衬托剧情中吉祥喜庆的日子,“净净”是形容茶的质与形,从而突出“仙”字并让它们相互映衬;然后进一步发展到气味“高香”,使“馥馥”顺理成章。以致使茶成为了“席列财神”的一种氛围烘托,旨意则是用以表达对财神的尊重之意。而在《雷峰塔》第十四出“赠符”中,作者直接描写了茶的社会作用。“收藏紧密,回家去切莫漏伊知,兰房出人懒更静时,茶前酒底,悄然间灌落在他柔肠内,猛然间定进断他回肠细。”这里所说的“茶前酒底”是指饮茶喝酒,因为它们存在着一定的顺序性,所以称为“茶前酒底”;只是两者联用多具有指代意义,即指所有饮用与食用的东西;所以就很好地衬托了戏中的失望伤悲之感,与“借酒消愁愁更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方成培这种直截了当的、对茶的描写和运用,虽然是剧情的需要,同时也突出了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方成培《雷峰塔》剧中涉及女性与茶的内容诸多;这也说明茶与女性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女性饮茶、用茶也成为了女性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成为社会交往活动的重要纽带。如剧中有“(旦)慵邀斗草闲烹茗,纤手教郎饮。芬芳直欲沁衷肠,休恋菖蒲北里别家香。这是第对当时女性休闲生活的描述,斗草是一种休闲的传统活动,以草为原料,牢且多者为胜。而“闲烹茗”则表现了休闲与煮茗间的微妙关系;闲时烹茶,茶以休闲,其悠然自得之意尽显其中;而“芬芳直欲沁衷肠,休恋菖蒲北里别家香”却是用意深刻,茶的芬芳之气沁入对爱情的忠诚之中,无疑是一种期冀。而这种以茶为载体的描写,则是表达了女性对爱情与婚姻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

  方成培于茶的了解、熟知;使他将茶融入《雷峰塔》时,表现出了娴熟的专业性和高超的文化性;而在他的许多诗词中,也都有品茶饮茶的记述且意境优美。在《味经堂词稿》中就有“长忆碧窗同语笑,玉纤戏斗香茶”的愉赏悦,也有“暇游为爱秋泉冷,回点松明夜斗茶”的闲情,还有“因念裘杼风流,茶香留客,挥翰余波绮”及“茶烟轻一缕”的逸致……。茶不只是一种口腹之欲,茶于方成培来说可谓养性之修养、情操之陶治、清静之心境、精神之润养……

http://mt.sohu.com/20160422/n445656971.shtml


觉得小编写的好,就打赏一个吧~

0人已对本文进行打赏
      文章关键词: 方成 1735 1808 字仰

      猜你喜欢

      更多
      徽州西干大方茶

      点击购买 西干大方茶西干大方茶 《旧五代史》记载“乾化元年十二月,两浙进大方二万斤”,两浙为浙江东道和浙江西道,歙州属浙江西道,可知当时大方茶产区不限歙州(本处大方即为:大方茶茶种)。扁形大方茶,传说是明隆庆年间(1567—1572)僧大方创制于歙南老竹岭,与创制休宁松萝茶为同一僧人。而沈周《书岕茶别论》记载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
      中国民生银行 简单的银行
      一个人不错两个人更好
      返回顶部 关闭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确认支付